香港政治寓言電影「十年」台灣重映 曾遭北京封殺
2015年12月上映的香港電影「十年」,以強烈的政治寓言手法描繪10年後香港政治收緊的想像,當年遭到北京全面封殺。如今這部已無法在香港放映的作品,迎來10週年並於台灣重映。監製蔡廉明說,「希望觀眾還是有盼望」。
「十年」由5個短篇故事組成,包括「浮瓜」、「冬蟬」、「方言」、「自焚者」及「本地蛋」,以2025年的香港為背景,想像自由、法治、語言、文化與社會狀況逐步惡化的未來。
電影上映時引起香港社會關注,也被北京全面封殺。環球時報曾發表社評指,「十年」是「預言幻想片」、「思想病毒」,以極其悲觀的心態講述2025年的香港,電影描繪的場景10年後不可能在香港出現。
儘管如此,「十年」獲得201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但此後再也無法在香港上映。
藉著10週年之際,「十年」在台灣舉行3場重映活動。監製蔡廉明10日在台北出席「十年」放映會及座談會時表示,2012年港府計劃推行國民教育,不少港人政治覺醒;當時他心想:「如果香港繼續走下去,會變成怎樣?」這個問題成為電影構想的起點。沒想到2014年爆發「雨傘運動」,影響了導演們的想法,電影的方向變得比較灰暗、沒有未來。
蔡廉明說,現在重看「十年」仍有很大感觸,「電影說的好像今天已經發生」。影片最後提出的問題:「為時已晚」還是「為時未晚」,至今仍令人反思。他認為每個人應保持善良,做對的事情,「希望觀眾還是有盼望」。
在「十年」執導「自焚者」的周冠威在座談會上表示,當年拍攝「十年」是希望為困局中的香港找出路,電影傳達的是對未來的希望。對他個人而言,拍攝這電影是「真真正正心靈上得到創作自由」。
周冠威於2019年拍攝香港反修例運動紀錄片「時代革命」,該電影無法在香港上映;他的舊作「幻愛」原定2019年6月在香港重映,但突然被取消。
周冠威沒有放棄拍電影,只是拍攝地點轉移至海外。其最新作品「自殺通告」以學童自殺為題材,在台灣拍攝,11月7日於台灣上映,目前尚未知能否在香港公映。
周冠威曾在其臉書上說,「自殺通告」2017年曾經正式籌備,但找了一年仍然找不到知名演員參與,最後投資者退出,很大程度是因為他曾經執導「自焚者」這個政治敏感電影。他感恩「自殺通告」於2024年正式開始拍攝,「一切得來不易」。
周冠威說,雖然聽說香港文化界有人被約談,但自己至今尚未遭遇;即使他也感到恐懼,他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保持心靈上的自由最重要」。他表示,信仰是他想繼續發聲的原因,讓他在「走鋼索」的日子裡仍能堅持,「如果我現在得到的結果是上天要我承受的,我也會願意承受這一切。
「十年」由5個短篇故事組成,包括「浮瓜」、「冬蟬」、「方言」、「自焚者」及「本地蛋」,以2025年的香港為背景,想像自由、法治、語言、文化與社會狀況逐步惡化的未來。
電影上映時引起香港社會關注,也被北京全面封殺。環球時報曾發表社評指,「十年」是「預言幻想片」、「思想病毒」,以極其悲觀的心態講述2025年的香港,電影描繪的場景10年後不可能在香港出現。
儘管如此,「十年」獲得201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但此後再也無法在香港上映。
藉著10週年之際,「十年」在台灣舉行3場重映活動。監製蔡廉明10日在台北出席「十年」放映會及座談會時表示,2012年港府計劃推行國民教育,不少港人政治覺醒;當時他心想:「如果香港繼續走下去,會變成怎樣?」這個問題成為電影構想的起點。沒想到2014年爆發「雨傘運動」,影響了導演們的想法,電影的方向變得比較灰暗、沒有未來。
蔡廉明說,現在重看「十年」仍有很大感觸,「電影說的好像今天已經發生」。影片最後提出的問題:「為時已晚」還是「為時未晚」,至今仍令人反思。他認為每個人應保持善良,做對的事情,「希望觀眾還是有盼望」。
在「十年」執導「自焚者」的周冠威在座談會上表示,當年拍攝「十年」是希望為困局中的香港找出路,電影傳達的是對未來的希望。對他個人而言,拍攝這電影是「真真正正心靈上得到創作自由」。
周冠威於2019年拍攝香港反修例運動紀錄片「時代革命」,該電影無法在香港上映;他的舊作「幻愛」原定2019年6月在香港重映,但突然被取消。
周冠威沒有放棄拍電影,只是拍攝地點轉移至海外。其最新作品「自殺通告」以學童自殺為題材,在台灣拍攝,11月7日於台灣上映,目前尚未知能否在香港公映。
周冠威曾在其臉書上說,「自殺通告」2017年曾經正式籌備,但找了一年仍然找不到知名演員參與,最後投資者退出,很大程度是因為他曾經執導「自焚者」這個政治敏感電影。他感恩「自殺通告」於2024年正式開始拍攝,「一切得來不易」。
周冠威說,雖然聽說香港文化界有人被約談,但自己至今尚未遭遇;即使他也感到恐懼,他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保持心靈上的自由最重要」。他表示,信仰是他想繼續發聲的原因,讓他在「走鋼索」的日子裡仍能堅持,「如果我現在得到的結果是上天要我承受的,我也會願意承受這一切。
- 記者: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11日電
- 更多娛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