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身分控性侵引爭議!江祖平認「怕母傷心」 衛福部緩頰:很常見

模糊身分控性侵引爭議!江祖平認「怕母傷心」 衛福部緩頰:很常見
女星江祖平。(圖/林士傑攝)

[周刊王CTWANT] 藝人江祖平近日首度公開承認,自己並非#MeToo事件的旁觀者,而是親身受害者,但卻也因此引發外界質疑。她接受《鏡週刊》專訪時坦言,連日來因事件延燒幾乎無法入眠,身心俱疲,訪談過程數度落淚。對於為何要隱瞞身份一事,江祖平解釋,最初在社群平台僅以「某大特」形容加害人,並未直接說出自己,就是擔心母親承受打擊。

根據《鏡週刊》報導,江祖平直言對前男友龔益霆,以及其父、三立副總龔美富的態度極度失望。她指出,自己從先前拍戲燙傷到如今指控遭性侵,一直只盼能獲得誠懇道歉,但對方從未正面回應,聲明甚至像是父親代筆。她批評龔家父母一味護短,讓她心寒不已。

談到委屈時,江祖平一度情緒失控,甚至直言「我有五百顆安眠藥,我可以一起吞下去,都是他們害的!」她解釋,多年拍攝八點檔導致作息混亂,長期依賴藥物入眠,如今事件再度引爆壓力,讓她陷入低谷。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整起事件延燒後,龔益霆先是否認,隨後又自曝與江祖平曾交往,雙方隔空交火,掀起社會輿論。

律師李怡貞分析,江祖平先以「他人經歷」發文,再逐步揭露真相,容易引發外界對動機與時機的質疑。不過,她強調若真有拍攝紀錄或第三人在場,應交由司法調查,而不是僅靠輿論攻防。律師黃柏榮則提醒,受害者在社群上情緒化發言,恐被誤解為感情報復,建議將重心放在法律訴訟,讓證據在司法體系中發揮效力。

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也從制度面補充,許多被害人在初期因擔心標籤與偏見,常會以「朋友」的身分代替自己,這在實務上並不罕見,可以理解。但她強調,公開揭露雖不違法,卻不是最妥善的處理方式;性侵屬於犯罪,仍應報警、驗傷、蒐證,透過司法程序保障被害人權益,而不是演變成媒體公審。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娛樂新聞
人氣娛樂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