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前9月少賺2成 銀行業穩居支撐主力

市場資金動能轉強,金融業獲利表現趨穩。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今(2025)年1~9月金融三業稅前盈餘合計7,163.75億元,較去(2024)年同期的8,854.18億元大減1,690億元,年跌19.09%;雖然獲利續呈衰退,但對比1~8月的年減26.27%已顯著收斂,顯示金融業獲利動能逐步回溫。
包括銀行、證券期貨及保險業在內的金融三業,9月單月稅前盈餘為1,123億元,儘管月減4%,仍連續第4個月站穩千億元大關,並創近5年同期新高。法人指出,隨美國再度降息、台美股市持續走揚及新台幣走貶,市場資金動能轉強,金融業在今年第4季可望迎來「股、債、匯三順風」格局。
觀察各業別表現,銀行業依舊是穩定主力。前9月稅前盈餘達4,879.5億元,年彈7.75%,再度刷新歷史新高紀錄,占整體金融業獲利比重約68%。金管會表示,本國銀行獲利4,561.6億元,年升8.4%,主因利息及手續費收入雙雙成長,且呆帳提存壓力減輕。不過,郵儲體系受匯率波動影響,儲匯項目由盈轉虧,1~9月虧損8.1億元。
保險業則受投資收益不穩拖累,1~9月稅前盈餘僅1,177億元,年降62.75%。其中壽險業獲利916億元,年墜68.8%;產險業則因業務利益提升、理賠成本控制得宜,逆勢上揚至261億元,年升18.1%。金管會指出,9月保險業獲利月增7%,顯示股市反彈與匯率回穩已帶來資本利得挹注。
證券期貨及投信業1~9月稅前盈餘為1,107.25億元,年衰5.01%,較1~8月收斂。金管會說明,受股市成交量縮小影響,證券商經紀與承銷收入分別年減10.4%、14.6%,自營業務則小幅下滑2.1%;相對之下,投信業受惠資產管理規模擴大,獲利增加20億元成為亮點。
展望今年第4季,法人預期,隨美國降息壓低美元資金成本、外幣放款需求上升,可望帶動銀行淨利差擴大;台美利差縮小則有助壽險業避險成本下降。再加上全球資本市場回暖,金融業的手續費、經紀及投資收益可望同步回升。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 記者:卡優新聞
- 更多財經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