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誠文:循台積電模式 拚2026設台灣機器人新創公司

台灣宣示進軍智慧多功能機器人市場。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政府將依循類似當年設立台積電模式,先由經濟部、國科會投資技術研發,工研院、國研院分別設立研究中心,再由國發基金注資成立新創,建立智慧機器人量產能量,估計國發基金持股比例不高於3成,目前業界展現高度興趣,最快明年有望成立首家新創公司。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去年在全國科學技術會議中,點名看好多功能機器人是未來重要發展方向,當時身兼行政院科技政委的吳誠文表示,政府將推出智慧機器人相關方案,結合人工智慧(AI)系統應用,以因應健康照護、旅宿餐飲等人力不足問題,以及支援其他政府與民間各種需求。

時隔不到半年,國科會提出「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預計4年投入新台幣100億元,5年內專業用服務型機器人產值由新台幣40億元擴大至500億元;同時,經濟部與國科會分別導入工研院南分院與國研院法人資源,預計2年推出產品,初期應用於智慧醫療、旅宿餐飲、物流巡檢等領域。另外,國發基金將匡列100億元投資智慧機器人相關新創公司。

談及智慧機器人計畫推動想法,吳誠文接受中央社專訪透露,台灣廠商的強項是硬體製造,也布局工業機器人領域幾十年了,但大多屬於機械手臂相關的零組件。目前,單一功能機械手臂,必須輸入指令才能執行,然而多功能機器人是未來趨勢,國科會將跨部會發展多功能機器人內建AI,目標是可以學習、判斷與溝通,簡單來說,要讓機器人更像一般人。

國際大廠如輝達、特斯拉在各種場合常展示自家開發的多功能機器人,其背後不外乎有台灣廠商參與零組件供應。

吳誠文說,目前台灣大廠都是以代工為導向,與全世界做生意、壯大自身實力,既然台廠已有能量,政府願意出面集結大家。當國科會向業界提出「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想法,廠商有高度興趣。

此項計畫須仰賴國發基金投資,吳誠文不諱言,這是類似當年成立台積電模式,以政府資源為後援,從旁協助產業,雖然政府持股、派任董事代表,但不會主導或干預,估計國發基金出資比例不會高於3成。

吳誠文透露,若既有代工產業的廠商自己出來做,恐怕會讓客戶擔心要來搶生意,因此由政府主導成立新創公司,有望降低客戶疑慮。

吳誠文進一步表示,智慧機器人設計研發基地將設置在台南市六甲區工研院南分院,後續量產製造會在柳營科技工業區,設計、製造基地的地理位置相近,希望藉此形成產業聚落,吸引感測、工具機、電子代工等業者投入。

吳誠文提及,多功能智慧機器人的「大腦」就得靠晶片,台灣正是晶片製造重鎮,國內廠商當然也不能錯過這機會;他已組建晶片台灣隊,除了衛星、無人機,其中一大主軸就是機器人晶片,至於台灣隊參與廠商,「大咖都在裡面」。

吳誠文直言,產業界也對於機器人新創公司抱持高度期待,相信政府投資支持加上民間力量,智慧機器人產業也會成為新一座護國神山。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