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業前8月獲利年減26% 僅銀行業創歷年新高
金管會統計顯示,金融三業前8月稅前淨利新台幣6040.81億元,年減26.27%。其中,保險業跟證券期貨投信業仍呈年減,僅銀行業受惠利息與手續費淨收入增加,推升前8月稅前盈餘4316.2億元,寫歷年同期新高紀錄。
美國4月對多國提出對等關稅政策,為資本市場投下震撼彈,加上新台幣第2季快速走升,壽險業受匯損衝擊,讓金融三業獲利大不如去年。不過,近期隨金融市場與匯率回穩,讓金融業獲利年減幅度這幾個月持續縮小,從原本今年前5月獲利年減逾5成,目前縮小到年減26.27%。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稅前淨利,統計範圍涵蓋銀行業、保險業與證券期貨投信業。其中,銀行業包括本國銀行、在台外銀、在台陸銀、信用合作社、票券金融公司及儲匯,保險業包括壽險業及產險業。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張嘉魁指出,銀行業今年前8月稅前盈餘4316.2億元,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35.9億元或5.8%。其中,本國銀行前8月稅前賺4055.6億元,也同樣續創歷年新高,主要受惠於利息跟手續費淨收入增加,呆帳費用減少所致。
至於儲匯前8月仍呈虧損36億元,張嘉魁說明,主要因匯率因素,外幣兌換損益由盈轉虧,不過累計虧損已逐月縮小。
保險業前8月獲利788億元,壽險業前8月稅前淨利562億元、年減8成,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業務承保利益雖然增加,但主要是財務投資利益減少5504億元,因此仍呈年減。
產險業前8月獲利226億元,年增14.7%,蔡火炎指出,主要因業務承保利益增加68億、財務投資利益減少22億元,其他營業利益減少7億元,業務費用增9億元。
證券、期貨與投信業今年1到8月合計稅前淨利936.61億元,年減121.69億元或衰退11.5%。其中,證券業、期貨業仍分別年減16.55%與年減2.03%,僅投信業呈現年增11.24%。
美國4月對多國提出對等關稅政策,為資本市場投下震撼彈,加上新台幣第2季快速走升,壽險業受匯損衝擊,讓金融三業獲利大不如去年。不過,近期隨金融市場與匯率回穩,讓金融業獲利年減幅度這幾個月持續縮小,從原本今年前5月獲利年減逾5成,目前縮小到年減26.27%。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稅前淨利,統計範圍涵蓋銀行業、保險業與證券期貨投信業。其中,銀行業包括本國銀行、在台外銀、在台陸銀、信用合作社、票券金融公司及儲匯,保險業包括壽險業及產險業。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張嘉魁指出,銀行業今年前8月稅前盈餘4316.2億元,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35.9億元或5.8%。其中,本國銀行前8月稅前賺4055.6億元,也同樣續創歷年新高,主要受惠於利息跟手續費淨收入增加,呆帳費用減少所致。
至於儲匯前8月仍呈虧損36億元,張嘉魁說明,主要因匯率因素,外幣兌換損益由盈轉虧,不過累計虧損已逐月縮小。
保險業前8月獲利788億元,壽險業前8月稅前淨利562億元、年減8成,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業務承保利益雖然增加,但主要是財務投資利益減少5504億元,因此仍呈年減。
產險業前8月獲利226億元,年增14.7%,蔡火炎指出,主要因業務承保利益增加68億、財務投資利益減少22億元,其他營業利益減少7億元,業務費用增9億元。
證券、期貨與投信業今年1到8月合計稅前淨利936.61億元,年減121.69億元或衰退11.5%。其中,證券業、期貨業仍分別年減16.55%與年減2.03%,僅投信業呈現年增11.24%。
- 記者: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6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