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已委託保發中心研究可調整保費商品

金管會今天表示,已委託保發中心,就可調整保費商品進行研究,其中牽涉利率跟費率2個面向,利率對應到長期壽險商品,費率可能是健康險等商品,等相關研究出爐後,再來評估可行性。

日前有報導指出,近年壽險業實支實付醫療險熱賣,但在自費項目增加下,壽險損失率攀升,業界盼設立費率調整機制,讓保費對應損失率等指標調整。

金管會今天舉行例行記者會,媒體關注,金管會是否有跟壽險業高層交流,討論提出非長期保證費率或利率的商品。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說明,確實已請保發中心就可調整商品進行研究,去看國外相關作法,等相關研究出爐後,再評估可行性。

陳清源解釋,非長期保證包含利率與費率2個面向,利率對應到長期壽險商品,費率可能是健康險等商品,有些可能是保證續保,如果要改成可調整式保費,業者需有過去的完整經驗才能調整。

陳清源舉例,像壽險保單如果有保證一個預定利率,為達到預定利率,壽險業者就要把這筆錢做資產配置,因此才會有很多資金是到國外投資,近期也因匯率因素,導致壽險業經營上造成一些壓力。若要從根本解決,業者因此提出建議,未來是不是可能在健康險、長期壽險等可調整商品設計,取代過去長期保證費率跟利率的概念。

媒體關切若請保發中心研究可調整保費的商品,是否也能請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進行研究,確保消費者權益。陳清源指出,目前還在研究中,未來如果要進一步評估,也會邀專家學者與評議中心做綜合考量。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