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欠爸媽錢,還能分遺產嗎? 涉及民法「扣還制度」

[周刊王CTWANT] 張老先生過世了,留下三個兒子阿明、阿華和阿志。老先生生前辛苦工作,積蓄了90萬元。然而,在分配遺產時,家人發現一個問題:阿明在父親生前曾經借了30萬元創業,但一直沒有還清。
如果按照一般的遺產分配,三兄弟應該各得30萬元。但阿明已經欠了爸爸30萬元,如果可以再分到30萬元,實際上等於得到60萬元,而阿華和阿志只得到30萬元,這顯然不公平。
以上這個案例,相信在很多家庭中都曾經發生,法律上該如何解決呢?
什麼是扣還制度?
台灣遺囑協會理事長劉韋德律師表示,以上案例,其實就牽涉到民法上一個很重要的制度—扣還。
扣還制度是一個看似複雜,實則巧妙的法律設計。簡單來說,就是當繼承人中有人欠被繼承人錢時,在分配遺產時要先「扣掉」這筆債務,讓分配更公平。
這個制度的核心理念是:把繼承人欠被繼承人的債務,視為是提前預支的遺產。就像父母給孩子的生活費一樣,既然已經提前給了,在最後分配時就要算進去。
扣還制度如何運作?
劉韋德律師表示,扣還的程序很簡單,第一步就是要把債務「加回」,得到一個擬制性的「應繼財產」總額。以下是用上面案例做的步驟拆解
第一步:計算「應繼財產」總額
實際遺產:90萬元
加上阿明的欠款:30萬元
應繼財產總額:120萬元
第二步:計算各人應得的份額
三兄弟各佔三分之一
每人應得:120萬÷3 = 40萬元
第三步:進行扣還
阿明:40萬元(應得)- 30萬元(欠款)= 10萬元
阿華:40萬元
阿志:40萬元
最終結果:阿明分得10萬元,阿華和阿志各分得40萬元。這樣的分配既公平又合理,因為阿明實際上總共得到了40萬元(30萬元提前拿到 + 10萬元遺產),與其他兄弟相同。
特殊情況的處理
當債務超過應繼分時
假設阿明欠的不是30萬元,而是50萬元。那麼:
應繼財產:90萬 + 50萬 = 140萬元
各人應得:140萬÷3 ≈ 46.7萬元
阿明:46.7萬 - 50萬 = -3.3萬元
這時阿明不僅分不到遺產,還要再補還3.3萬元給其他兄弟。
扣還制度的深層意義
劉韋德律師表示,扣還制度除了維護繼承之公平外,也彰顯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某個子女有欠父母錢,就可以在最後分配時占便宜,因為法律上如果沒有扣還制度,法律程序會變得非常複雜。阿明同時是「債務人」又是「繼承人」,這種雙重身分會讓法律關係變得混亂。
扣還制度通過簡單的計算,避免了這種複雜性。不需要先分配遺產,再讓阿明還錢給其他兄弟,而是直接在分配時就解決了。
您是否想深入了解遺囑,卻總是因為時間、地點無法配合?
台灣遺囑協會成立「遺囑公益講師團」,無論您是機關、團體、公司行號、社區,只要滿10人以上,即可免費預約「遺囑公益講師」,到各地為您提供精采遺囑課程。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