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世代的財務健康:企業留才的新關鍵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夜未央編譯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企業若只提供薪水,已難以吸引與留住優秀人才。越來越多公司開始意識到,員工的「整體幸福感」與「長期穩定性」息息相關,而其中一個關鍵環節,就是「財務健康」(Financial Wellness)計畫。這類計畫不僅能幫助員工提升理財能力、減輕經濟壓力,更成為年輕世代員工特別重視的福利項目之一。


年輕員工對財務健康的重視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越來越多的年輕上班族開始主動關注個人財務管理,並透過公司提供的財務健康福利學習理財。MasterControl的首席人資與文化長Alicia Garcia指出:「現在的年輕人不再像過去那樣依賴社會安全制度或退休金,他們更清楚知道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她進一步說:「因此他們會問公司──你能為我的財務安全做些什麼?」


企業也確實聽見了這個需求。根據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調查,有84%的雇主認為,提供財務健康工具能有效提升員工留任率。另一份由Wellsteps發表的研究也指出,推行財務健康計畫的公司,在員工留任、出勤率、生產力與工作投入度等方面表現都顯著更好。


尤其對年輕員工而言,財務健康計畫不僅是協助他們儲蓄與理債,更是一種「被支持」的象徵。許多公司甚至針對不同世代推出客製化的工具與福利,例如:可攜式生育保險(讓員工或其家屬都能使用)、父母可監控的青少年金融卡、以及讓「三明治世代」員工遠端監控長輩財務狀況的銀行服務等。


從退休金到理財教育:財務健康工作坊的角色


傳統福利如退休金提撥或配對制度雖然仍是必要,但它們無法滿足員工「整體財務狀況」的需求。更常見的問題是,員工雖然擁有這些福利,卻因不了解如何運用而錯失機會。


因此,越來越多公司引入「財務健康工作坊」(Financial Wellness Workshop),幫助員工真正理解如何善用福利與理財工具。例如,如何平衡儲蓄與支出、如何選擇適合的退休投資計畫、或是如何管理債務與建立應急基金。


這類教育性活動的價值,不只是提供資訊,更是培養一種信任與支持的文化。當員工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信心時,心理壓力自然減少,整體滿意度也會提高。最終,這直接反映在公司的人才穩定度與工作表現上。



年輕世代的財務健康:企業留才的新關鍵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企業財務健康服務的進化


現代財務健康計畫已不再只是單一福利,而是一整套整合服務,常見項目包括:


1.預算與債務管理


員工可透過系統化工具記錄開銷、設定儲蓄目標,並接收即時提醒以避免超支。有些公司甚至提供專業信用諮詢或減債輔導。這讓員工能從被動面對帳單,轉為主動規劃現金流,培養健康的消費與儲蓄習慣。


2.退休規劃輔導


現今許多企業提供更進階的退休協助,例如:個人化財務諮詢、目標試算工具、模擬退休路徑等。這些服務幫助員工了解,只要現在稍微提高401(k)或退休金提撥比例,數十年後便能產生可觀的效益。


3.應急儲蓄帳戶(Emergency Savings Account)


為了讓員工能應對突發支出,企業會設立自動儲蓄機制,從每期薪資中自動提撥小額金額進入專用帳戶。有些雇主甚至會提供獎勵金或配對提撥,鼓勵員工參與。這樣的設計能幫助員工在意外發生時,不必依賴信用卡或高利貸款。


4.學貸償還協助


學生貸款負擔是許多年輕員工的壓力來源。一些公司提供「學貸補助計畫」,以定期撥款或配對支付的方式,幫助員工加速償還學貸。這樣不僅能減輕利息負擔,也讓員工能更快達成其他財務目標。


員工參與度決定計畫成效


再好的計畫,如果員工不使用,也難以產生實質影響。許多研究指出,即使公司提供完善的財務健康工具,實際使用率往往不到20%。


這說明了「參與意願」與「後續行動」的重要性。工作坊可以教導技巧,但是否落實,仍取決於員工的自我管理與選擇。員工必須在不同的理財選項中,找出最適合自身情況的方案,例如決定是否參加雇主配對儲蓄、如何分配退休金與應急金比例、或在還債與投資間取得平衡。


如何讓自己從財務健康計畫中獲益


如果你的公司已經提供或即將導入財務健康工具,以下幾個方法能幫助你最大化其效益,甚至推動更多改善:


1.主動向人資部門詢問目前有哪些理財或財務健康資源,並建議集中整理資訊方便員工查閱。


2.申請舉辦「操作教學」工作坊,讓同事能實際了解如何使用這些工具。


3.建議試辦小型專案或焦點團體,讓參與者回饋成效與改進建議。


4.提供反饋與溝通意見,促使公司持續優化福利設計與溝通方式。


5.成為內部推廣大使,鼓勵同事一起參與,創造共享學習的氛圍。


6.追蹤使用成果,例如參與人數、儲蓄比例變化或債務減少狀況,作為未來改善依據。


7.善用外部資源,如結合銀行、信用機構或理財App,與公司內部工具搭配使用。


企業投資在財務健康計畫上,不僅是提升福利,更是一種長遠的「留才策略」。當員工在理財上感到被支持,他們對公司的信任與歸屬感自然提升;而企業也能從穩定的人才、提升的生產力與降低的離職率中受益。


對年輕世代而言,「財務健康」不只是個人理財問題,而是職場幸福感的重要一環。能夠理解並主動提供相關支持的企業,將在未來的勞動市場中,成為真正具吸引力的雇主。


資料來源:https://finance.yahoo.com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