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面臨中國「低價傾銷」 賴清德籲:全球的產業鏈應合作

半導體產業面臨中國「低價傾銷」 賴清德籲:全球的產業鏈應合作

總統賴清德今天(23日)出席「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表示半導體產業正面臨「低價傾銷」壓力,尤其以成熟製程最為明顯,而今年成熟製程產量中國最大;他也呼籲全球的產業鏈應共同合作,若不積極因應,情況恐將日益嚴峻。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盛況空前」,有來自超過30個國家、超過1400間廠商,展現最先進的作品,這也代表台灣在半導體、ICT、電子零組件產業都有很好的成果,感謝歷任政府推出正確政策,提供給產業界發展,更要感謝業界數十年來如一日,完全投入產業的發展,才有辦法有今天的成果。

賴清德指出,儘管台灣在半導體產業鏈中具全球領先地位,IC設計全球市佔率第3、晶圓製造全球第1,特別是在先進製程市占率超過90%,封裝測試也是全球第1;但台灣的生產製造無法獨立支撐整個產業鏈,必須依賴全球供應鏈順利運作。

賴清德續指,半導體產業鏈是全球的產業鏈,美國有材料、有設備、有技術,荷蘭有設備,各國也有IC設計和行銷,如果一個地方的原料、設備無法持續精進,這個產業鏈的發展就會斷裂,「因此,全球產業鏈應該要共同合作,創造下一個世代更繁榮的未來。」

賴清德說明,目前半導體產業正面臨「低價傾銷」壓力,尤其以成熟製程最為明顯。今年中國在成熟製程的產量居全球之冠,包括鋼鐵、鋁、太陽能面板以及顯示器、汽車等產業,都出現低價傾銷情形,已對全球多國產業造成衝擊。他強調,「半導體也將面對同樣問題,若不積極因應,情況恐將日益嚴峻。」

「這也是為什麼今天大家要共同合作,形成半導體供應鏈夥伴的主要原因。」賴清德強調,在積極面上,各方應團結合作,推動半導體產業持續創新與發展;而消極面則應避免半導體產業,遭逢來自個別家低價傾銷的問題,否則將導致創新停滯、產業發展受阻等影響。

賴清德提及,台灣在硬體方面贏得國際肯定,扮演舉足輕重角色,但未來全球化的時代,食衣住行育樂哪一個行業不需要人工智慧來投入呢?因此台灣需要持續在硬體以外的軟體、生活應用,讓整個人工智慧產業可以蓬勃發展,也讓台灣的生活品質更好,也讓產業可以更加創新、進步。

賴清德說,未來要達到這項目標,政府將與業界合作建制法制、推出國家政策,並在金融和稅負方面提供支持,營造更理想產業發展環境,強化競爭力。同時,政府也將積極在全台建設資料中心及超級電腦,包含輝達人工智慧中心,以及在台南沙崙、新市科學園區建超級電腦,未來視需要也將擴建至中部、北部。(責任編輯:呂品逸)

(熱門點閱:朱立倫要求賴清德出席國安簡報 總統府:請潘孟安協調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