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參議員讚台灣民主發展亞洲最強 盼深化交流

泰國參議員彭猜接受專訪,盛讚台灣是亞洲最堅實的民主國家之一,台灣民主化進程與社運經驗可供泰國借鏡,並認為台泰在經貿、科技、政治發展與青年運動等領域具有高度合作潛力,期盼雙方能更深化交流。

今年45歲的彭猜(Pornchai Witayalerdpan)去年當選泰國參議員,他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分享從政初衷,以及他對台泰關係、泰國政治、參議員選舉制度民主發展的看法。

深耕翻譯領域逾10年的彭猜透露,從口譯員轉戰政壇是場意外。他說,起初登記參選,僅是為了參與政治,獲得投票資格以支持合適候選人,但因其他候選人不斷鼓勵他參選,才決定投入競選,最終意外當選。

泰國2024年6月舉行2014年政變後的首次參議員選舉,從全國選出200名參議員,參議員不能隸屬於任何政黨,工作內容包括立法、修法和修憲,以及負責指派獨立機關的成員。選舉為地區、府和全國等3個層級,僅有申請成為參議員候選人的人才具有投票資格。

彭猜說:「很多人現在都揶揄叫我『意外議員』,因為從一開始,我就沒有想參選,但最終卻意外當選了。」

他告訴中央社,參議員的工作挑戰很大,須快速消化各類法案內容,從交通、環保到婦女權益,一週可能得審查多項不同法案。他指出,過去的口譯訓練,使他成為一名善於分析的溝通者,而能在議會中提出修法建議並發表意見。

盼借鏡台灣民主進程

彭猜在日本求學,過去曾多次赴台灣旅遊,對台灣的食物和人民印象深刻,並形容台灣是「迷你版日本」。

十分關注民主與人權發展的彭猜認為,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可供泰國借鏡,尤其是1990年代野百合學運與2020年泰國青年學運的精神相似。他稱讚說,「台灣是亞洲最堅實的民主國家之一」,有很多值得泰國學習的地方。

彭猜舉例,台灣政府用人唯才,值得泰國學習。像是具有專業的唐鳳,就曾擔任台灣的數位發展部部長,他希望「泰國也能讓真正的專業人士領導相關部門,而非政治分贓」。

作為毫無政黨背景的參議員,彭猜希望推動專業治理的理念,並表示,希望未來能以參議院外交或政治委員會的名義組團訪台,進一步強化雙邊交流。

台泰經貿關係緊密

對於台泰關係,彭猜表示,雖然台泰無正式外交關係,但兩國關係卻愈趨緊密。他舉例,去年6月台泰兩國正式簽署「台灣與泰國投資促進及保障協定」(BIA),成為深化經貿合作的重要一步。

另外,近年台灣印刷電路板(PCB)業投資泰國超過2000億泰銖,推動泰國成為亞洲第一大、全球第5大印刷電路板生產國。而今年3月,泰國投資委員會也與台灣電路板協會建立夥伴關係,以吸引更多高科技投資。

彭猜強調,雖然台泰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雙方在高科技產業與觀光等領域互動日益密切,並說:「台灣是半導體與高科技製造領先國家,泰國非常需要這類投資與技術的轉移。」

參議員選舉制度亟待改革

作為泰國參議院外交委員經濟與投資促進小組成員,彭猜十分關注泰國各產業發展,持續聚焦在泰歐自由貿易協定(FTA)和智慧財產權等議題。

面對中國低價產品傾銷泰國情況嚴峻,他指出,防傾銷政策正在修訂當中,盼藉此擁有更公平的貿易環境。

另外,針對參議員選舉年初遭爆出疑似舞弊事件。彭猜坦承,泰國參議員選舉制度「不夠透明」,他認為未來應納入更多公眾參與及監督機制,提升選舉的公信力與正當性。

彭猜支持政府修訂選舉規定,並說:「我認為這套制度應該更透明、更加開放,讓社會大眾更了解每個階段的投票與篩選過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