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稱推派3參議院候選人 專家:無法產生影響

[周刊王CTWANT] 特斯拉與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近日高調宣布成立「美國黨」(America Party),宣稱此舉將「改變美國政治版圖」,成為對抗民主黨與共和黨的第三勢力。不過多位政治學者對其成效抱持懷疑態度,認為馬斯克的新政黨缺乏組織、目標與實際影響力,恐難撼動兩黨長期壟斷的局勢。
馬斯克於7月初在其社群平台X(前推特)上發文表示:「你想要一個新政黨,你就應該擁有它!」他批評現行制度「讓美國在浪費與貪腐中走向破產」,強調成立「美國黨」是為了「把自由還給人民」。
馬斯克計畫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推派兩至三位參議院候選人,以及最多十名眾議院候選人。他認為,在當前兩黨勢均力敵的國會格局中,即使只掌握少數席次,也足以在重要法案表決中發揮關鍵影響。
然而根據外媒的報導,專家指出,第三黨在美國歷史上罕有成功先例。瓦爾多斯塔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著有《美國第三黨的衰落與重生》一書的伯納德塔馬斯(Bernard Tamas)直言:「我看不到任何證據顯示,另一個政黨能在國會中取得席次並真正產生影響。」
塔馬斯強調,美國兩大黨不僅擁有深厚的財力,還擁有龐大的組織資源與制度基礎,包括專業顧問與傳播機構。他認為,第三黨的歷史角色更多是在於「擾亂現狀」,藉由凸顯問題來迫使兩大黨回應社會關切。
在政策內容上,「美國黨」目前尚未對其主張有明確說明。除了反對國債擴張外,馬斯克尚未釐清其政黨欲挑戰的「有爭議法案」為何,也未公布政綱或黨內價值。而在推廣上,americaparty.com網域已被他人註冊並高價出售,其官方X帳號亦因名稱遭占用而退而求其次使用「@AmericaPartyX」。
此外,馬斯克個人形象也可能成為美國黨發展的障礙,最新民調顯示,有60%的美國人對他持負面觀感,僅32%給予正面評價。儘管他發起的線上調查顯示有65%的支持率,仍有34%明確表示反對。而根據7月初一份更廣泛的民意調查,僅14%的選民表示「非常可能」支持該黨,26%則認為「有可能」。
馬斯克也遭質疑其顧問陣容的極端傾向,據傳他正在接觸右翼科技部落客柯蒂斯雅文(Curtis Yarvin),此人主張美國應由類似「執行長」的獨裁領導者治理,對民主制度持明確批判立場。
歷史經驗顯示,真正對美國政治產生影響的第三黨,往往未必在選舉上獲勝,而是透過對特定議題的關注,促使主流政黨調整政策。例如20世紀初期的威斯康辛進步黨與明尼蘇達農工黨,就曾在失業救濟與金融改革上發揮關鍵作用。
塔馬斯總結表示,「第三黨能產生效果,是因為它們製造痛苦,像蜜蜂一樣蜇人。成功的第三黨迫使主流政黨回應民意,而不是幻想能取代它們。」至於馬斯克與其「美國黨」是否具備這樣的政治實力與制度洞察,仍有待時間驗證。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