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擴大國安調查!進口醫療器材與機械恐面臨新關稅

[周刊王CTWANT]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近日擴大國安調查範圍,將矛頭指向機器人、工業機械與醫療器材的進口,進一步提高徵收關稅的可能性。這些調查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啟動,目的在於評估進口產品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一旦認定屬實,將為新一輪關稅措施提供依據。
據《CNBC》報導,美國商務部於美東時間24日表示,最新調查將潛在加徵關稅的清單,擴大至個人防護用品,例如手術口罩、N95口罩、手套、針筒與處方藥等醫療消耗品。調查範圍同時涵蓋輪椅、病床、心律調節器、胰島素幫浦和心臟瓣膜等進口醫療設備。相關公告已刊登於《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
這些調查可能成為施加新一輪產業性關稅的依據,目標是提升被認定對國安至關重要產品的國內產量。目前商務部正在徵詢企業意見,詢問他們對這些產品的需求預測、國內產能是否足以滿足本地需求,以及外國供應鏈扮演的角色。企業也被要求提交意見,說明外國補貼及川普政府所謂「掠奪性貿易行為」的影響。
對此,專家警告,對醫療器材及防護用品可能徵收的關稅將推升醫院與患者的負擔,並可能降低對關鍵設備與醫療服務的可及性。
代表醫療科技與器材製造商的行業協會「先進醫療技術協會」(AdvaMed)執行長惠特克(Scott Whitaker)表示:「醫療科技供應鏈領導者已經在報告供應鏈隱憂,我們無法承受進一步推高醫療成本。事實上,任何增加的成本最終大多會由納稅人資助的醫療計畫承擔,例如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以及退伍軍人健康管理局(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
醫院協會也已多次發出警告,指出更高的關稅可能損及醫療品質。美國醫院協會(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AHA)執行長波拉克(Rick Pollack)早在今年4月就曾示警:「這些仰賴國際來源的關鍵設備供應若受干擾,有可能直接衝擊病患的醫療照護。」
報導補充,川普政府先前已援引第232條款,對汽車與零組件、銅、鋼鐵及鋁材徵收關稅。目前針對藥品、半導體及晶片相關零組件(如矽晶圓、製程設備及下游產品)的調查也在進行,反映出華府對海外供應鏈依賴的憂慮。
若因產業別調查而新增的關稅生效,將疊加在川普已針對特定國家實施的關稅之上。然而,歐盟與日本已達成協議,可能得以避免額外課稅。
另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數據,美國在機械方面高度依賴墨西哥與中國,2023年從2國的進口分別占美國機械總採購的逾18%與17%。
汽車產業可能是這一波潛在關稅中受創最深的產業,因為該產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最大。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資料,去年共有13,747台工業機器人被安裝,大部分來自進口,美國本土製造商所占比例有限。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