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如何對國外電子產品課稅? 外媒爆料:川普想用晶片數量計算

美國要如何對國外電子產品課稅? 外媒爆料:川普想用晶片數量計算
外媒爆料川普想用電子裝置內的晶片數來進行課稅。(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正研究一項全新的關稅手段,可能依據外國電子產品內部搭載晶片的數量來計算稅率。若此構想落實,將從牙刷到筆電等各式商品全面受影響,並以將半導體供應鏈拉回美國本土作為主要目標。

根據《路透社》報導,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Commerce Department)正考慮針對進口裝置中的「晶片估值部分」徵收比例關稅,初步方案包括課徵25%稅率,對日本與歐盟電子產品則可能為15%。若企業能將至少一半產能移轉至美國,還可能享有與投資額等值的豁免,但細節尚未拍板。

白宮發言人德塞(Kush Desai)回應直言,美國不能依賴外國半導體進口,政府正透過關稅、減稅、放寬管制與能源優勢「多管齊下」,將關鍵製造業帶回國內。

川普今年以來多次將關稅作為推動製造業復甦的工具。4月,政府已宣布對藥品與半導體進口展開調查,理由是過度仰賴外國供應構成國安風險。9月26日,川普再度宣布一系列新措施,包括對品牌藥徵收100%稅率、對重型卡車課徵25%,使原本稍顯平靜的貿易局勢再度升溫。

川普8月時更表示,美國將對半導體進口徵收100%關稅,但會豁免已在美國設廠或承諾投資的公司。美國以外最大的晶片供應商包括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2330.TW)與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005930.KS),若新規上路,全球晶片市場勢必受到牽動。

據透露,商務部內部曾有人建議將「晶片製造設備」排除在新關稅之外,以避免推高在美生產成本,削弱回流製造的政策目標。但知情人士指出,白宮對此頗為不滿,因川普通常對「豁免」持反感態度。

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經濟學家史崔恩(Michael Strain)警告,在通膨高於聯準會(Federal Reserve)2%目標且持續加速的情況下,額外關稅恐推升消費品價格;即便是國內製造商品,因關鍵零組件被課稅,也可能被迫漲價。

除了半導體,川普政府近月已連續針對各類商品出手:2月對加拿大與墨西哥商品加徵25%關稅,對中國貨品加徵10%;10月1日起,新宣布的藥品與卡車關稅也將正式生效。此外,川普要求美國主要半導體公司輝達(Nvidia)與超微(Advanced Micro Devices)就部分先進晶片對中國的銷售,繳交15%營收給美國政府,凸顯以關稅與監管手段強化產業控制的企圖。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