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同性戀:同性戀的自然史

動物同性戀:同性戀的自然史

動物同性戀:同性戀的自然史
作者:芙樂兒‧荳潔(fleur daugey)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11-03 00:00:00

<內容簡介>

【這本書的出現與存在,正提醒了作為自以為優異的人類,我們是多麼容易被自身的經驗與理解所侷限,以為眼前的狹小視線所及便是世界的全貌。】

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 呂欣潔
科普作家 張東君 ——強力推薦

*公鵪鶉們會趁母鵪鶉孵蛋時幽會性愛?
*在沒有公鴿的環境下,母鴿們會自行發展性關係?
*雄蜜蜂會在寒冷的冬天群聚,並集體性交?
*螢火蟲的男男交歡,都發生在晚上十點之後?十點前很少見?
*在暖氣房的公蝙蝠會用摩擦另一隻公蝙蝠的下肢來獲得滿足?
*兩頭雌天鵝共同築巢後,一頭會像雄天鵝保護牠們的家?
*黑猩猩會透過同性戀關係換取三餐溫飽?
*母獼猴會對同性秀出屁股,毫不客氣表示自己想交配?

——別大驚小怪了!同性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其實,動物的同性戀關係可以:
>調節社交關係緊張
>加強社會聯繫
>結盟取得保護
>幫忙照顧幼小
>展現生物豐富性與性別多樣性
>促進個體和物種永存

「單性蜥蜴的假交配」、「南非鴕鳥或雌大耳刺蝟的異常行為」、「蝴蝶與蛾的低道德標準」,長久以來科學家用花梢的措辭描述被認為「不自然的」動物界的同性戀行為。為質疑與澄清這個誤解,作者追溯從古至今科學家對動物同性戀的觀察,以及詮釋的歷史,即便這項主題在科學界仍然忌諱,但確實已在近一千種動物物種中觀察到同性戀行為或動機。愉悅、誘惑遊戲、擁抱、愛撫、忠誠和伴侶生活、對後代的保護及照顧,通過對動物生態和行為學的研究,作者發現了動物之間的性,不僅為了增加繁殖的多樣型態,更令人驚訝的是,從中發現動物同性戀對物種演化的重要性。

★目錄:

推薦序
什麼是自然?什麼是正常?——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 呂欣潔
大自然的奧妙,生物與動物行為的多樣性——科普作家 張東君

譯者序
同性戀是真真實實存在於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引言

第一章 禁忌的歷史
淫亂的古代鷓鴣
動物界的同性戀和早期基督徒
僅是為了繁殖
中世紀寓言
鷓鴣在現代仍然淫亂
性反常的甲蟲
鰓角金龜中的同性戀
費雷博士的實驗
如今的小小計算
最早有關哺乳動物和鳥類的文章
流蘇鷸的反常習性
廿世紀的科學進步,但仍充滿偏見
二十一世紀仍受到刻板觀念的困擾
當企鵝推翻先入為主的想法時
失散戀人的悲痛
企鵝蛋之謎
謎霧更濃烈
安德魯更改姓名,卻不更改性別

第二章 了解動物同性戀
那些不生育的例子
動搖的演化論
了解動物行為學
動物同性戀的可能的和假定的功能
表達強勢
社交關係緊張的調節
和解
加強社會聯繫
結盟
對幼小的照顧
親子選擇
吸引異性伴侶
為了異性戀行為的練習
生殖競爭
難以捉摸或根本不存在的功能?
生物學上適應的副產品
而在這一切中的愉悅感呢?
昆蟲的愉悅感
當果蠅藉酒消愁時
無關生育的性
適應不良(失調)
生物的豐富性
性別多樣性
當遺傳學介入
多方面的現象

第三章 求偶、愛撫、擁抱、交配
鴕鳥舞
鸚哥的愛
來幾場捉迷藏
獼猴的性高潮
日本獼猴的激烈玩耍
海牛之吻
鯨豚類同性之間的「慾經」
孤雌的蜥蜴
爬行動物的求偶表現
有生殖能力的同性戀
必要的行為多樣性

第四章 伴侶生活和同性伴侶共同育幼
大角羊的選擇:同性戀還是陰柔帶女人味的?
海豚同性戀
天鵝爸爸們
共同育兒的灰熊媽媽們
三或四個個體的多元成家
熱帶魚女同性戀伴侶

第五章 跨性別動物和變性動物
跨性別的鳥
變性的魚
是母的,變成是公的,再又變成母的

結論 自然與道德

<作者簡介>

芙樂兒‧荳潔(Fleur Daugey)
法國科普作家、新聞記者、動物行為學家。修習心理學與動物行為學後,投身非政府組織自然保護工作,並轉向寫作與新聞業。她的靈感來自大自然生物,寫作主題環繞在有羽毛或有毛髮的動物,或有葉綠素的植物,並探索神祕的靈長類動物生活和歷史。已出版超過二十一本著作,包括《三百種動物的三百個妙趣橫生的傳奇故事》、《動物的愛情生活》、《菇類,熊厲害!》、《植物也有性嗎?》等。

譯者:陳家婷
一九九二年生於台北,二○一九年底於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海洋生物研究博士班畢業,博士論文標題為《馬賽地區食浮游生物魚的食性》。目前是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探討海洋顆粒性有機物質之碳、氮、磷的元素比例對浮游生物種類組成的影響。興趣為潛水、海洋生物觀察、為有理的少數打抱不平,以此書為法文翻中文的翻譯處女作。

★內文試閱:

‧作者序

二○一七年,正當我寫下這些句子的時候,全世界二十二個國家也正許可兩個同性之間的婚姻。這個在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變性者、異性戀中的平等權利的認可,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理所當然,但是,這樣平等權利的認可,其實還只是存於少數國家,在很多的國家,非異性戀人士還是繼續面臨著很多歧視、校園霸凌,以及言語與身體的攻擊。很多國家還是不只把同性戀當作禁忌或嘲諷的主題,甚至涉及嚴重的刑事定罪。
本人因從事寫作工作,也面臨有關我對同性戀的評論是否合法的問題。我的作品確實對象常常是年輕人,是一些紀錄片專輯和漫畫場景,通常是敘述與解釋動植物的生活和大自然。舉例其中有我的一本書,書名是《動物們的愛情生活》(註一)。這本書中,我特別說明「性」在自然界中有什麼用途,和動物如何求偶、繁殖及照顧牠們的幼小。
本書的目的之一,是使年輕讀者超越目前對動物的刻板印象;根據這種刻板印象,只有雄性才是扮演求偶的角色,而雌性會耐心地照顧幼小。然而事實上,大自然比這複雜得多,是多變且更有創意的,而且在大自然裡我們可以找到會扮演求偶及吸引角色的雌性,和給予幼小非常多關照的雄性。
我經常受到國內外的邀請,參加各地的節慶和書展及與讀者的見面會。在出版《動物們的愛情生活》之後,我受邀到了摩洛哥,而摩洛哥是一個同性戀有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的國家。在與活動負責人進行思考和討論之後,我們決定忽略且不討論此主題,因為該主題過於敏感,無法在這個國家提出討論。此外,當我們陳述同性戀真的存在於大自然中這個事實時,可能會受到當地司法的處罰,因該國的刑法將「與同性他人的放蕩或違反自然的性行為」監禁並處以罰款;在沙烏地阿拉伯、茅利塔尼亞、蘇丹、伊朗等國家,同性戀甚至會被處以死刑。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同性戀者正被車臣政府逮捕、折磨、監禁和謀殺。將同性戀定為犯罪的第一個也是最常見的原因是,這是不自然的。這種說法經常出現在街上一般人的嘴裡。更糟糕的是,它充斥著所有服從宗教原教旨的主義者,並為諸如法國反同性婚姻革命之類的運動(Manif pour tous)及許多反同性戀及恐同組織提供了思想基礎。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某些國家的刑法法典中甚至記載並限定了同性戀是違反自然的。
因此,這個「同性戀是違反自然的」主張是否具有科學依據,對於尊重世界各地數百萬男、女同性戀者和跨性別人士的人權至關重要。所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同性戀真的存在於大自然中嗎?如果是這樣,是普遍的還是例外的?可以說同性戀是自然的嗎?本書就是自薦要來回答這些關鍵問題的。
同性戀這個主題時常被以宗教、政治、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角度討論。民意常常被提出討論。那生物學的角度呢?您手中拿著的這本書正是以法語書寫中唯一一本專門討論該主題為佐證的書。生物學家蒂埃里.洛德(Thierry Lodé)在他的書(註二)中對此進行了論述,但尚未有任何作者著手編寫一本書來探索有關該主題的最新科學知識。確實,我們很少以生物學和動物行為學的角度探討同性戀在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及其代表著什麼。然而,所有現有的研究都給出了明確且不模糊的答案:同性戀並非「違反」自然,而是確實出現在自然界中。在整個動物界中,已有四百七十一種野生物種和十九種被豢養的物種有被科學記錄到同性戀行為:昆蟲綱、蛛形綱、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此外,儘管還沒有對所有動物進行科學研究,但根據紀錄,在大約一千五百種動物中都有觀察到同性戀行為。
科學的作用是尋求理解和陳述事實。它的職責也是向社會報告。例如,發出有關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警報的科學家就扮演了這個角色。每個人都應該能夠獲得科學訊息。本書的宗旨是評估有關動物同性戀的科學數據,使它們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被理解。書中介紹了已在期刊和科學出版物上發表的確鑿研究結果。作為一名動物行為學家和作家,在對這一引人入勝的主題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和思考之後,我對在此書中提供的個人推論承擔全部責任。
這本書的志向是紀念我們所居住的星球的自然多樣性,我也希望讀者在讀這本書的過程,能跟我一起感受到我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對大自然奇妙的讚嘆。

註一:二○一六年由Actes Sud Junior出版社出版。
註二:《動物界裡的性別戰爭》一書,二○○七年由Odile Jacob出版社在巴黎出版;《愛的生物多樣性──性和演化》一書,二○一一年由Odile Jacob出版社在巴黎出版。

‧推薦序

什麼是自然?什麼是正常?
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 呂欣潔

在同志族群爭取平權的漫長歷史中,「正常」與「自然」與否,時常是辯論的重點,但其中反對方的論述,時常相互矛盾:
「連動物都比同性戀睿智,至少他們知道自己的性取向。」——這是當人們以為動物都是異性交配時的發言。
「難道你跟動物一樣無法自我控制嗎?」——這是當人們知道了動物有同性性行為時的發言。
這些發言的落差,來自於這些行為到底是不是為「人」所喜愛且贊同的。
動物的多樣性性行為、多重的性伴侶、純為愉悅不侷限於延續基因的性行為,在不同物種中皆可發現,人類用自身的無知,意圖將人類歸於為高其他動物一等的生物,卻不明瞭,我們也不過是這廣大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一部分而已。
這本書便是從生物研究的學術角度來回答「同性戀是否是違反自然?」這個出現在世界各國的重要疑問。

作為一位力行社會教育、倡議同志平權的工作者而言,在我近二十年的社會溝通和演講經驗中,已回答過這個問題與其延伸出的無盡問題無數次:
「妳是什麼時候變成同性戀?」(這問題的背後隱含著所有人原本都是異性戀)
「妳是不是被性侵或男生拋棄過?」(這問題的意思承襲上個問題,並認為巨大創傷才會讓人變成同性戀)
「你是當男的還是當女的?」(這問題代表著性行為一定要有主動插入/攻方、且那一定是男的/公的)
這些問題,族繁不及備載。演講的經驗一多,我慢慢意識到,許多問題縱使問出來乍看不一樣,但背後的核心假設都是「同性戀不是自然的一部分,並不正常」。二十年來,我一次次不厭其煩的微笑回應,用精神醫學、社會科學、女性主義的各種研究與數據證明著;然而,作為一個同性戀者,每每總還是對這個問題感到悲傷無力,內心浮出的想法是:「難道我站在你/妳的面前進行著這樣的對話,還不夠證明,我就如同妳/你一樣的自然且正常的,活在這個世界上嗎?」
這本書的出現與存在,正提醒了作為自以為優異的人類,我們是多麼容易被自身的經驗與理解所侷限,以為眼前的狹小視線所及便是世界的全貌。

感謝這本書的法國作者,以及台灣譯者,不只用科學證據來證明,大自然的性別多樣性完全超乎我們的想像,關於雄性角色與雌性角色的想像、關於「母職」、關於同性性行為與性別轉變,更有關於不同物種同性之間的愛戀與互相照顧的現象。除此之外,譯者與作者更大方分享自身經驗,讓更多人看見恐懼和無知所帶來的傷害有多麼巨大。
僅以此書,推薦給台灣的所有學子與他們的家長與家族長輩,以真實數據和研究來回應同性戀的「自然」疑問。同時,期盼眾人的努力,能在不久的將來迎來我們不再需要討論這個問題的那天。

***

大自然的奧妙,生物與動物行為的多樣性
科普作家 張東君

雖然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時不時會出現一些名詞讓我覺得譯者已去國多年,跟這個領域變得不太熟,但是瑕不掩瑜,還是讓我一頁一頁的不停看下去,追著看有哪些我已經知道有這些行為的動物被寫進來,以及還有哪些動物是我不知道的。不過其實我在看這本書時,除了後面會提到的企鵝繪本以外,首先浮現在我腦海中的,是獲得二○○三年搞笑諾貝爾獎的一個研究。
在一九九五年的六月五日,當時為荷蘭鹿特丹自然史博物館館長,也是位鳥類學家的穆力克(C.W. Moeliker),聽到他的辦公室窗戶傳來「砰」的撞擊聲之後,發現是隻綠頭鴨撞到玻璃,死掉了(這稱為窗殺)。當穆力克館長走出去時,他看到一隻活生生的雄性綠頭鴨走過來,開始跟地上那隻綠頭鴨的屍體交配,而且在被穆力克打斷之前,這種行為還長達七十五分鐘。穆力克對窗殺綠頭鴨進行驗屍之後,確認牠是雄性。後來穆力克把那隻不幸的鴨子做成標本,在演講時讓聽眾輪流看那隻鴨子,還把六月五日訂為「死鴨子紀念日」,辦活動討論如何預防窗殺。而他所做的活雄性綠頭鴨跟窗殺雄性綠頭鴨交配的「同性+戀屍」紀錄,也讓他花了六年的時間才決定發表,又再過了二年,獲得了前述的搞笑諾貝爾獎。
就像這樣的,當一個或數個觀察紀錄有可能被嘲笑或是被黑的時候,研究者/觀察者會考慮非常的久,才鼓起勇氣發表。所以我很佩服這本書的作者,能夠把近一千年來的各種文章文獻爬梳整理,讓我們看到各種有趣的動物行為。而且,還提醒了我們在野外觀察動物的時候,若是光看動物的行為,是不一定能夠確定性別的。假如想要發表的話,絕對要用分子生物學的手法來重複確認。特別是那些從外觀上看不出公母的物種。
在台灣也很知名的北海道旭山動物園,養了不少隻的企鵝,每年冬天從十二月初到三月底的「企鵝散步」,更是吸引了各國的遊客。那些企鵝每年都會有幾對會配對、產卵、育幼,其中也包括了兩隻公國王企鵝的配對。
在這本書中也有提到國王企鵝的例子。由於國王企鵝是公母都會孵蛋,所以只要有多出來的蛋需要孵,保育員也會把蛋交給公公企鵝去孵去養,公公企鵝也都能夠盡責的把雛鳥養大。在美國紐約中央公園裡的動物園也有這樣的公公企鵝配對,而且牠們的故事被畫成繪本《一家三口》,是本很有趣而且讓大小讀者認識多元成家的可愛繪本。可惜有不少國家把這本得獎繪本列為禁書。喜歡同性的動物,不限於鳥獸蟲魚,也不是由於牠們是在被圈養的環境中才會發生。在自然界中,那佔了一定的比例,那是很正常的。而且,也表現出動物行為的多樣性。
自古以來,人們就會用詩詞書畫來表達對動物的「觀察」。但很大一部分卻是錯誤的,然後以訛傳訛一路至今。「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還算好,對於動物的同性戀行為,若不是硬要做別的解釋,就是粉飾太平。在動畫《海底總動員》的小丑魚尼莫,媽媽死掉了,尼莫被爸爸養大。可是真實世界中,爸爸在這時候是會變性成為「媽媽」的。假如我們可以接受魚類的性轉換,當然也應該可把其他種動物的、人類的視為理所當然。
這本書,讓你知道大自然的奧妙,生物與動物行為的多樣性。

‧摘文

引言

有些學者拒絕對動物使用「同性戀」一詞,而是更喜歡英文名稱「same-sex behavior」,可以將之翻譯為「同性行為」。這個詞的翻譯複雜而空洞,因此我將不再使用之。某些人選擇避免使用「同性戀」一詞,是因為它最初是為了表明人類行為而發明的。因此,這個詞在某種程度上只屬於人類而無法用於其他物種上。作為一名動物行為學家,我反對這種拒絕在描述動物時使用人類詞彙的習慣,前提是牠們某些能力和行為特徵還未被發現過。類似有關動物智能的辯論也席捲了科學史,並且一直持續至今。
這就是為什麼我像許多從事該學科的學者一樣,選擇直率的使用「動物界中的同性戀」這個詞,同時在此規範了書中該術語的使用。我同意生物學家和語言學家布魯斯.貝哲米(Bruce Bagemihl)的定義,他是迄今為止探討關於動物同性戀最全面著作的作者,該書的書名是《生物的豐富性──動物同性戀與自然的多樣性》(Biological exuberance. Animal Homosexuality and Natural Diversity,無中文譯本)。因此,動物同性戀行為或動物同性戀在此書中將被描述為動物同物種中同性個體之間的求偶、親愛的行為、性行為或雙親育兒的行為。同時,動物異性戀是指同物種異性個體之間的相同行為。但是,我將避免在正文中使用「男同性戀/男同志」或「女同性戀/女同志」之詞,因為它們反映了複雜的人文現實情況,我只會在某些細節的副標題中使用它們。
第一章〈禁忌的歷史〉,使我們踏上了科學史的旅程,最早提到動物同性戀是在古代。一方面,生物學自古已經促進並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積極地參與動物同性戀的研究;另一方面,它也因將其視為不值得科學關注的軼事,或稱其為異常、偏差、變態或病態行為,讓人們對此總是蒙在鼓裡不知實情。因此,我們有必要探討刻板印象如何根據他們的時代塑造當代科學家的思想,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目前的科學進程,而該進程也不免受到性別歧視和同性戀恐懼症的影響。
幸運的是,我們將探討到一些學者,他們設法擺脫了那些常規和偏見,而且是真正的想要增進對動物同性戀的了解。
第二章〈了解動物同性戀〉探討了達爾文演化論中解釋這一現象的主要假設。此假設代表了當今生物學界最廣泛被接受的理論結構。我們也將探討超出此理論結構框架的假設和思想。我會在這一章裡介紹我個人在研究所有假設後的反思,而這些假設也引導我開始使用「性別多樣性」這個新術語。談論性別多樣性使我們更容易理解同性戀是如何成為維持我們星球上生物多樣性的複雜結構的一部分。
第三章的標題是〈求偶、愛撫、擁抱和交配〉,它詳盡地概述了動物界中存在的求偶的表現,以及親愛和性行為。
同樣的,第四章〈伴侶生活和同性伴侶共同育幼〉介紹了成千上萬對動物同性戀伴侶的形成方式。有些伴侶的配對持續終其一生,而另一些則只維持一個交配季節,或者更短的時間。有時僅僅兩個個體在一起生活是不夠的,因此更形成了三重奏甚至四重奏的也是有。
第五章,也是最後一章,描述了跨性別動物和變性動物的存在,證明了自然界中動物的生理性別和社會(心理)性別的界線,本質上尚不清楚。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