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午餐用部落小米 找回民族味覺兼顧產業發展

民進黨籍立委伍麗華提出國產部落小米進入學校營養午餐,預計9月全國上路,5月先於屏東縣及北北基共29所學校試辦;希望找回民族味覺同時,兼顧部落產業發展。

伍麗華提出國產部落小米進入學校營養午餐,教育部、農業部農糧署、原住民族委員會預計今年9月,將國產部落小米正式納入全國學校營養午餐體系。伍麗華建議率先小規模試辦,獲「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團膳公會)」、屏東縣政府及北北基原鄉學校響應,今天在屏東縣瑪家國中舉行「國產部落小米進入學校營養午餐」啟動儀式記者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曾智勇Ljaucu.Zingrur出席表示,隨著現代農業發展,族人以小米為主食習慣逐漸被稻米取代,小米品種也逐漸消失。近2年來,原民會補助產銷班種植小米,希望藉此保種,同時輔導取得農業部3章1Q認定,可以提供學校營養午餐,讓極具營養價值且具有民族意涵的小米,在校內營養午餐傳承,也開啟部落傳統作物保種與產業成功連結。

伍麗華表示,小米不只是食材,也是連結土地與文化的根。教育部「營養午餐專法」上路之前,希望納入進步理念,包含找回「民族味覺」;小米是台灣原生種作物,可是很多孩子都沒吃過,已經變成「麥當勞味覺」,推廣小米不僅是為原住民孩子,也是為全國的孩子。

伍麗華說,小米營養價值高,含高膳食纖維、不含麩質、幫助消化,對於健康極有幫助,適宜作為營養午餐食材。5月起在北北基6所、屏東縣23所學校小規模試辦,為政策舖路。

「我的夢想是部落自給自足!」從台東前來參與啟動儀式的小米農吳正忠表示,部落年輕勞動力流失,都是老人家在種,近年小米種植面積驟降,價格也無法與進品小米競爭。樂見這樣的計畫促成穩定需求,農民才會願意生產,也希望公家單位協助水源建設、農機具補助等,支持產業發展。他打趣道,否則祖靈都喝進口小米釀的酒,部落都快被詛咒了。

原民會表示,將部落傳統食材帶入校園營養午餐計畫,先由目前部落產量較穩定的小米開始,讓原住民族孩子熟悉傳統作物,能在味覺上與傳統文化產生深刻連結,帶動未來部落傳統小米、紅藜及樹豆產業發展,期能將傳統文化作物復振,增加在地族人收益同時,進而發展出具有氣候韌性、生物多樣性及糧食安全小米、紅藜保種方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