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粉領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 新藥助攻重返日常

年僅30多歲的Wendy(化名)確診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接受標準治療、多次化療,身體常感不適,經病理報告確認屬於HER2弱陽性乳癌,改為接受新一代ADC治療,助攻重返日常。

許多乳癌病友走進診間,最關心的除了數據報告,還有「我還能工作嗎?」、「能不能繼續每天接送小孩?」的考量。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伶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現在是與癌共存的時代,面對乳癌不再只有硬撐與害怕,即使是第4期乳癌,5年存活率也有約4成。

乳癌治療目標不再只是延命,而是讓生活可繼續,生活品質可維持,對站在多條治療分岔路口而猶豫不決的病友,台北榮總癌症防治科主任趙大中表示,藥物副作用太強,病人連日常都難以應對,往往會懷疑治療的價值與意義,現今治療趨勢更重視個人化調整,控制病情同時有生活品質。

趙大中指出,從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問世,到HER2弱陽性亞型的新分類,以及健保今年2月起逐步給付,乳癌治療正朝向以病人為中心的方向邁進。新一代ADC結合標靶與化療,能精準鎖定特定癌細胞,再加上旁觀者效應毒殺鄰近其他癌細胞,擴大治療範圍也降低全身副作用。

趙大中表示,以往HER2標靶藥物只對HER2陽性病人有效,新藥在臨床證實即便癌細胞僅表現少量的HER2,也可能對治療有反應,科學界進而發展出「HER2弱陽性」乳癌的新分類。以往部分病人會被歸類為荷爾蒙陽性或三陰性乳癌,最新研究發現,超過半數是屬於HER2弱陽性。

郭玟伶指出,多虧科技發展,許多治療中的癌症病人走出診間後,外觀上看不出是病人。乳癌治療不再是單一路徑,而是根據個別病人需求與身體狀況,採取更彈性多元化的選擇。提醒病友主動觀察自身狀況,治療期間出現不適異常,務必在回診主動告知醫師,即時調整治療策略。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