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又新:台灣永續軟實力強 籲增生物多樣性比例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今天說,台灣有很強的永續軟實力,但生物多樣性起步較慢,比例應拉高,目前政府帶頭企業跟進就是很好的做法。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今天舉辦第3屆「2025台灣生物多樣性論壇」。
簡又新致詞時提到,生物多樣性現在已不只是少數人的研究,而是牽涉大家生存在世界上的共同福祉,2022年聯合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大會後,就希望各利害關係者都能參加,台灣也鼓勵企業一起投入。
簡又新說,台灣企業的永續發展在世名列前茅,全球具指標性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評比,標準普爾(S&P)2月公布的2025年永續年鑑,在7600多家公司中選出780家企業入榜,其中,台灣就有70家,台灣在全球的GDP只占0.7%,永續發展表現優秀的企業占比卻可達約9%。
簡又新表示,現在大家看台灣是科技島,有台積電及各護國神山群,他認為還有台灣的軟實力,包括健保、公共服務、生活安全,還有目前最強的就是永續,在聯合國提出的17項SDGs目標,台灣在減碳、水資源等方面已做很多,但在生物多樣性起步較慢,未來應拉高比例。
簡又新說,未來在推動台灣的生物多樣性,不能完全靠政府,目前政府帶頭、企業跟進的做法就很好,政府在法規上要跟上國際,並訂得很清楚,台灣因起步雖較慢,但一旦形一個文化,就會跑得快。
林保署長林華慶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保育被視為政府及相關學者的責任,結果造成生物性的資源不斷向下沉淪,所以2022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提出的框架,就是要改變生與消費的模式,讓全球生物多樣性的資源,在2030年能向上提升。
林華慶表示,「企業參與」及「金融政策」已成為生物多樣性推動與實踐的重要角色,聚焦商業金融與生物多樣性間協同合作,林保署已完成公司團體參與「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專案媒合平台」,成功媒合13家企業參與,藉由不同類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復育專案,促進企業與自然保育行動對接,鼓勵企業ESG納入生物多樣性並融入經濟活動。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今天舉辦第3屆「2025台灣生物多樣性論壇」。
簡又新致詞時提到,生物多樣性現在已不只是少數人的研究,而是牽涉大家生存在世界上的共同福祉,2022年聯合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大會後,就希望各利害關係者都能參加,台灣也鼓勵企業一起投入。
簡又新說,台灣企業的永續發展在世名列前茅,全球具指標性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評比,標準普爾(S&P)2月公布的2025年永續年鑑,在7600多家公司中選出780家企業入榜,其中,台灣就有70家,台灣在全球的GDP只占0.7%,永續發展表現優秀的企業占比卻可達約9%。
簡又新表示,現在大家看台灣是科技島,有台積電及各護國神山群,他認為還有台灣的軟實力,包括健保、公共服務、生活安全,還有目前最強的就是永續,在聯合國提出的17項SDGs目標,台灣在減碳、水資源等方面已做很多,但在生物多樣性起步較慢,未來應拉高比例。
簡又新說,未來在推動台灣的生物多樣性,不能完全靠政府,目前政府帶頭、企業跟進的做法就很好,政府在法規上要跟上國際,並訂得很清楚,台灣因起步雖較慢,但一旦形一個文化,就會跑得快。
林保署長林華慶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保育被視為政府及相關學者的責任,結果造成生物性的資源不斷向下沉淪,所以2022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提出的框架,就是要改變生與消費的模式,讓全球生物多樣性的資源,在2030年能向上提升。
林華慶表示,「企業參與」及「金融政策」已成為生物多樣性推動與實踐的重要角色,聚焦商業金融與生物多樣性間協同合作,林保署已完成公司團體參與「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專案媒合平台」,成功媒合13家企業參與,藉由不同類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復育專案,促進企業與自然保育行動對接,鼓勵企業ESG納入生物多樣性並融入經濟活動。
- 記者: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6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