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60週年慶舉辦「系友論壇」等系列活動 溫馨洋溢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60週年慶舉辦「系友論壇」等系列活動 溫馨洋溢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60週年系慶23日舉辦「系友論壇」與「系友回娘家」校園巡禮及晚宴系列活動,邀請歷屆系友、師長與貴賓共襄盛舉溫馨洋溢。蔡長海董事長親臨會場致賀,稱許中醫學系,深耕傳統醫學,融合現代科學,已成為台灣中醫藥發展的核心重鎮,期許串連一甲子的榮耀「承先啟後、創新改變、追求卓越」,讓台灣的中醫在世界發光發亮。

蔡長海董事長致詞表示,60年來,中醫學系在中醫學院院長及系主任的領導及師生同仁的努力下,深耕傳統醫學,融合現代科學,已成為台灣中醫藥發展的核心重鎮;其中重要的力量是來自系友對母校的支持,每一位系友的成就,都是中醫學系在台灣、在世界發光發亮的證明,也是中國醫藥大學最高的榮耀。

江安世校長看到會場中醫校友出席踴躍座無虛席的熱情,由衷感動,尤其歷屆系友遍布各界,光耀四方,不僅提升中醫藥的社會影響力,更讓世界看見臺灣中醫的軟實力,江校長肯定中醫系的系友是母校最耀眼的驕傲。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60週年慶「系友論壇」23日上午於立夫教學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由江安世校長致開幕詞,論壇由高尚德副院長與張恒鴻所長主持,邀請林昭庚院士、蘇奕彰司長、彭慶添顧問、陳裕仁副院長、歐淑芳董事長、羅永達院長、吳清源理事長與顏宏融院長等重量級嘉賓,從中醫的過去、現在、未來,再到產業、政策推動、教育革新到國際發展,分享中醫領域的深刻觀察與前瞻視野。綜合座談主持人黃升騰主任表示,台灣中醫能在國際舞台享有盛名,靠的是無數學長姐的默默耕耘;面向未來,中醫系仍需要所有系友的支持與團結,共同續寫新的輝煌篇章。

當天中午特別安排系友們巡禮參訪英才校區、中醫藥博物館與水湳智慧校區,透過實地導覽重新感受母校的成長軌跡與教學願景;校友首先走讀的英才校區,是中國醫藥大學的發源地,也是許多校友青春記憶的起點。校方近年持續擴展教學空間,從基礎醫學訓練到臨床實作環境皆大幅升級,展現母校在教育品質上的紮實與精進。校園導覽中,特別向系友介紹本校中醫系第2屆傑出校友林昭庚院士的多年貢獻,長期關心英才校區的綠美化,慨然惠贈巨型乳白花紋大理石,並由校方命名為「勤學石」;同時捐贈多株植栽,包括榮獲英國皇家園林景觀首獎的「洋金鳳」,象徵「松柏同春、百年樹人」的教育精神。林院士以實際行動回饋母校、表達深厚感恩之心,深深感動每一位返校的系友。

接著系友們參觀台灣最早設立、也是全國唯一的中醫藥博物館;館內以豐富而精緻的展品,完整呈現中醫藥的文化脈絡與歷史傳承,系友在欣賞典藏的同時,再次感受中醫藥悠久的智慧與時代演進。

中醫系友們接著走訪象徵中醫大跨域創新與國際視野的水湳智慧校區;水湳三座校園建築皆取得智慧建築、綠建築與低碳建築標章認證,為全國智慧綠建築校園之首例,展現世界級的前瞻格局。系友們對校園的嶄新景致驚嘆不已,尤其對即將興建、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Frank Gehry親自操刀設計東亞唯一,即將成為台灣建築與藝術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將為中醫大豎立全新的國際級地標的美術館鉅作充滿期待。

水湳校區整合跨領域研究、智慧化教學與國際化學習環境,是母校近年重大躍升的象徵;中醫系一年級學生目前已於水湳校區上課並入住關懷宿舍大樓,二年級則返回英才校區繼續學習。看見這些變化,系友們也紛紛回憶起當年一年級在北港讀書與生活的點滴,彼此笑談往事,現場洋溢溫暖與歡笑。多位學長姊表示,畢業多年後難得再回到母校,此次60週年系慶特地與老同學相約回娘家,重返當年青春洋溢的中醫大校園,讓人倍感溫馨與感動。

傍晚舉辦「系友回娘家晚宴」餐會席開60桌,約600多位系友回娘家共歡慶,於溫馨氣氛中揭幕,由國樂社演奏開場,邀請蔡長海董事長、江安世校長、林昭庚理事長、蘇奕彰司長、蘇守毅理事長與顏宏融院長致詞,祝賀中醫學系60週年並肯定其在中醫醫療與學術上的重要貢獻,並將介紹多位傑出系友,包含研究領域頂尖人士、政府首長、學術界、企業界、醫界的領導人。晚宴也特別舉行獎助學金捐款感謝儀式,由校長頒獎給林昭庚院士、歐淑芳董事長、羅永達院長與吳清源理事長,表達對系友支持母系的感謝。

晚宴的節目精彩紛呈,邀請陳汶吉學長的薩克斯風演奏,以及馬培德老師的太極拳表演,展現中醫結合藝術與人文的迷人風采,讓在場系友驚艷不已。壓軸的KTV自由點播,讓不同世代的系友同台歡唱,把晚宴氣氛推向最高潮。

林昭庚院士、顏宏融院長與黃升騰主任率先帶來「感恩的心」,獻給母校,贏得滿堂喝采;中醫學院師長更以〈愛拚才會贏〉勉勵校友與學弟妹團結奮進,共創更亮麗的未來。系友們歡欣的表達,此行回娘家不僅看見母校飛速的成長與長遠布局,更讓他們深刻體會中醫系一甲子傳承的厚實情誼與榮光,並以身為「中國醫中醫人」深感驕傲。活動在溫馨的祝福中圓滿落幕,期待中國醫中醫人的下次再相聚。

蔡董事長致詞全文:

各位貴賓、中醫學系系友,以及師生同仁們,大家晚安:

今天,很高興和大家一起慶祝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60週年系慶,看到現場將近60桌的中醫學系系友與家人回娘家,我非常的感動,謝謝大家今天晚上的蒞臨。

中醫學系,是一個「承先啟後、薪火相傳」的大家庭,中醫學系能夠持續的進步,其中重要的力量是來自系友對母校的支持,每一位系友的成就,都是中醫學系在台灣、在世界發光發亮的證明,也是中國醫藥大學最高的榮耀。

60年來,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在校長、中醫學院院長、系主任的領導及師生同仁的努力下,培養優秀的中醫藥人才,並將中國醫藥大學發展成為台灣中醫藥的核心重鎮。

我也要特別感謝中醫學系第2屆畢業的林昭庚教授,林教授是臺灣第一位中西醫結合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這是中國醫藥大學的驕傲和光榮。中醫學系在林昭庚董事和系友們的熱心支持下,過去4年多來,捐款累計皆達百萬元以上,許多系友默默捐助,或設立獎學金幫助學弟妹,協助改善教學設備與學習環境。每一筆捐款,不論金額多少,都是鼓勵學弟妹們認真向上的力量,也是支持中醫教育永續前進的動力。

在慶祝中醫學系60週年的同時,我也要向大家報告中國醫藥大學創立68年來,目前是台灣最具規模的醫藥大學之一。我們在世界大學排名方面獲得肯定,在今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及US News世界最佳大學排名》名列台灣第2,僅次於台大,私大第1。目前,中國醫藥大學在全台灣共有8家附設醫院,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近幾年,積極推動智慧醫療,台中附設醫院獲選為《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世界最佳智慧醫院,並榮獲美國HIMSS智慧醫院頂級榮譽「戴維斯卓越獎」,是亞洲唯一獲獎醫院,以及榮獲HIMSS「數位健康指標DHI」全球冠軍。

此外,我們也在水湳校區建立「中國醫藥大學生醫園區(Bio Park)」,發展生醫產業,邀請產業進駐與國際合作,並且邀請普林茲克獎得主Frank Gehry設計「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以及普立茲克獎得主RCR設計「體育館暨學生活動中心」,希望成為台灣的新地標,讓中醫大及台灣被世界看見。

因應世界潮流的發展,中醫學系延續中醫的傳統根基之外,也回應新時代的需求,將AI與智慧科技導入中醫教學與研究。由林昭庚院士團隊研發的「3D經絡銅人智慧裝置」,突破了傳統針灸教學的時空限制。在研究方面,中醫學院84位專任教師中,其中有16位名列美國史丹佛大學排名的全球頂尖前2%科學家。在中醫產業化方面,結合學校、醫療體系、生醫園區及衍生企業,建構完整的「中西醫療研發生態系統」,展現創新能量與學術活力,朝向「世界第一的中醫學院」邁進。

欣逢中醫學系60週年慶,再次感謝大家的蒞臨,並祝福中醫學系60歲生日快樂!展望未來,期許中醫學系「承先啟後、創新改變、追求卓越」,讓台灣的中醫在世界發光發亮。最後,祝福今晚的宴會圓滿、順利、成功,大家身體健康、平安順心、心想事成。謝謝大家!

江安世校長致詞全文:

蔡董事長、林理事長,親愛的校友與貴賓,大家晚安!今晚,我們齊聚一堂,共同慶祝中醫學系60週年。看到現場座無虛席,我由衷感動、深深感謝大家的熱情支持。

首先,分享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本來預估約30桌的系友出席,沒想到短短幾個月內報名桌數翻倍,將近60桌!這份踴躍,展現了中醫系60年來最珍貴的力量-凝聚力與向心力。

回顧創系歲月,從英才校區的幾棟老樓,到水湳智慧校區的落成、附設醫院成為醫學中心,再到全台醫療體系的拓展,中醫學系一步一腳印走出今天的規模與成就。這一路走來,要感謝歷任董事長、校長、師長的遠見,也要感謝所有系友長期以來對母校的支持相挺。

60年來,中醫系的系友更是母校最耀眼的驕傲,有中央研究院院士、醫學中心與教學醫院的領導者,有在政府服務的重要首長,有投身教育、擔任大學校院主管的學者,也有成功創業、領導企業或創辦醫院的先進,更有無數在臨床第一線默默奉獻的中醫師。你們的成就,就是母校最好的名片。

中醫重視「傳承」。在座每一位,都是這60年最重要的續篇。感謝各位以捐助、獎學金、設備與各種支持陪伴母校成長,每一份心意,都是推動前進的力量。

展望未來,我們將全面推動 AI中醫、智慧醫療與國際合作,讓中醫教育既傳承經典,也擁抱科技,讓中國醫藥大學持續邁向國際舞台。

最後,祝福母校與母系薪火長明、再創高峰,祝福各位校友健康平安、家庭幸福、事業順利。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