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蝴蝶專欄】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中的陰影:從「CK楊」事件看藍營內部的挑戰與危機
藍蝴蝶/公共行政碩士、時事評論人
在國民黨內部,黨主席選舉向來被視為一場展現黨內民主與凝聚力的重要時刻。然而,近期圍繞著鄭麗文參選黨主席的爭議,卻暴露出國民黨在內部政治文化上亟待改進的問題。尤其是關於「CK楊」楊建綱先生的角色,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藍營內部是否已陷入負面選舉的泥淖。
楊建綱先生素來以其財經專業與遠見著稱,是國民黨內尊重的前輩人物。他不僅對馬英九、吳敦義、韓國瑜、蔣萬安等政治人物提供過建設性建議,也展現了跨世代交流的典範。然而,鄭麗文參選黨主席之際,卻傳出楊建綱成為其背後「金主」,甚至被形容為「垂簾聽政」的「地下黨主席」。
若依此標準來類推,楊建綱先生早已擔任過地下總統、市長等要職,堪稱台灣政治影響力第一的人物。因此,這樣的指控,不僅對楊先生本人的名譽造成損害,也讓人質疑國民黨內部是否正在以抹黑手段取代理性競爭。
鄭麗文對此事件的回應,直指黨內「敵對陣營」採取負面選舉策略,意圖打擊她的形象。她強調,這種網內互打的行為不僅傷害了黨員的心,更可能進一步分裂國民黨。這一點值得深思,因為作為台灣主要的反對黨,國民黨肩負著制衡執政黨的重要責任。然而,若內部始終陷於惡性競爭,便難以展現團結的力量,更遑論提出具說服力的政策主張。
負面選舉與網內互打並非新鮮事,但它在國民黨內部的頻繁出現,反映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黨內缺乏健康的競爭文化。民主政治應以政策辯論、理念交流為核心,而非以人身攻擊或陰謀論為手段。楊建綱先生作為一位深具遠見的財經策略家,其角色本應是促進黨內思想進步的重要資源,而非被捲入政治鬥爭的工具。
此外,這場風波也凸顯了國民黨在面對新世代政治挑戰時的脆弱性。當外界期待藍營能以更透明、更開放的方式進行黨內競選時,負面選舉與抹黑手段卻讓人看到一個與時代脫節的政黨形象。這不僅削弱了民眾對國民黨的信任,也可能影響到未來選舉中的支持度。
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於建立更健全的黨內競選制度與文化。
首先,國民黨必須嚴格規範競選過程中的言行,杜絕任何形式的抹黑與造假。
其次,應鼓勵候選人聚焦政策辯論,以實質內容說服黨員與民眾,而非訴諸情緒操作或人身攻擊。
最後,黨中央應建立更強大的調解機制,以避免因競爭而引發不必要的分裂。
「CK楊」事件提醒我們,國民黨若要重新贏得台灣民眾的信任,就必須從內部開始改革。只有透過理性、公平、透明的競爭機制,才能展現出一個真正成熟、有責任感的政黨形象。而這不僅是對楊建綱先生名譽的尊重,也是對所有支持者的一份承諾。
在未來,我們期待看到一個更加團結、更加進步的國民黨,一個能夠在台灣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同時真正為台灣人民帶來福祉的政黨。而這一切,都必須從拒絕負面選舉、回歸理性競爭開始。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鄭麗文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藍蝴蝶專欄】賴總統已衝免稅、卓院長還在卡1萬,台派的忍耐程度到達極限!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藍蝴蝶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