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恐有新颱風」最新模擬路徑曝 侵襲北台灣機率達40%

[周刊王CTWANT] 「薇帕」颱風雖已遠離,但其外圍環流及低壓帶影響,今(20)日仍為台灣各地帶來不穩定天氣,各地仍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並以東半部、東南部、南部山區雨勢最為劇烈。另外,氣象專家指出,未來一週低氣壓發展明顯,下週恐有新颱風從台灣東南方接近。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最新模式模擬顯示,明(21)日受季風環流影響,水氣多、大氣不穩定,各地有局部陣雨或雷雨機率,東半部仍有較大雨勢。週二、三(22、23日)仍在季風環流內,大氣不穩定,東半部有明顯降雨,西半部山區午後有局部陣雨或雷雨,並有擴展至部分平地的機率。
至於週四(24日)起的天氣變化,則與季風環流內的發展「熱帶系統」及其動向有關,仍需繼續觀察。吳德榮指出,氣象署「路徑潛勢預測圖」與歐洲系集模式(ECMWF)皆顯示,20、21日「薇帕」挾強風豪雨,侵襲港、澳、廣東沿岸一帶。
此外,各國模式顯示,週三(23日)起「季風環流」內另有「熱帶系統」逐漸發展,但動向有顯著差異,顯示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歐洲系集模式50次的模擬顯示,以從台灣東側北轉的機率70%最高,北台灣被侵襲的機率則維持約在40%左右。
對此,氣象專家賈新興也提出相似看法,他分析歐洲、美國及AI等多重模式預測,週二至日(22至27日)期間,台灣附近將籠罩在一個巨大的低壓帶中,天氣非常不穩定,特別是南部地區。這個低壓帶有利於新的颱風生成,且不排除有靠近台灣的可能性。
賈新興指出,未來北方高氣壓的強弱,將是決定颱風是否更靠近台灣的關鍵因素,而20、21日是關鍵期。2位專家也特別強調,目前正值颱風活躍期,預測模式仍在持續調整,民眾應密切關注最新的天氣資訊。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