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街頭上演「冰河葬禮」 三萬勞工、農業、環團訴求氣候正義新世界
9月27日下午,首爾的光化門前旗海飄揚,有的抗議勞工權益受損,有的倡議守護生物多樣性,有的訴求政府立下明確的減碳目標,也有人爭取居住正義。慷慨激昂的演說間,傳來南韓國社運神曲──少女時代「Into The New World」,這是首爾今年度的氣候正義遊行。

跨領域團體齊聚 展現氣候訴求多元性
這是疫情後以來的第四次氣候正義遊行,今年共有653個環境、勞工、農民、宗教與社會團體參加。除了首爾,釜山、大田、濟州、清州等地也有遊行。主辦單位表示,首爾約3萬人參與,其它地區則約有3000人。
本次遊行有六大訴求,制定以氣候正義為基礎的減碳目標,實現非核、淘汰化石燃料的能源轉型、檢討以成長與大企業為中心的半導體與AI產業計畫、保障基本生存權、確保農業永續發展、終止戰爭與殺戮。
在隊伍出發前,光化門西側的人行道上,有勞工、環境團體等團體架設的帳篷,講述各自的訴求並舉辦小活動。
多次參與國外與韓國氣候遊行的盧(노)先生解釋,不同國家的氣候遊行都有相同的氣候願景,而韓國則結合強力的勞工運動背景,在參與者的組合更加多元。無論是人權、居住正義,勞工權益,這些都與氣候議題息息相關,而這次氣候正義遊行的氛圍相較過去幾次更為開放、有更多不同意見的團體加入。
出發前的集會上,927氣候正義遊行共同執行委員長黃仁哲(音譯,황인철)強調:「如果我們對氣候災難帶來的生存威脅與不平等置之不理,那麼保障所有生命尊嚴的理想民主共和國就不可能實現。」

KPOP歌聲展現團結與希望
「Into The New World」在2016年梨花女子大學的學生抗議行動時傳唱,自此成為社運場合常聽見的歌曲,歌詞傳達了希望與團結的訊息。
遊行隊伍下午4點左右出發,各自展現特色,有的由活力四射的學生打擊著傳統樂器領軍,也有韓國傳統舞蹈。在全球暖化與冰河融化危機下,逆光飛舞的朱鷺、黑面琵鷺、山羊與水獺們最後倒地不起,象徵氣候威脅下的生物多樣性危機。約3公尺高的黑色人偶上寫著「跨過危機,需要我們的力量」。
氣候危機橫跨不同世代,隊伍中不少家長帶著小孩一起參加。他們手繪的牌子寫道,「我們沒有第二個地球」。一對母女受訪,媽媽說希望世界變更好,小女孩則害羞地說,「世界真的太熱了。」

上萬人光化門前促國家積極減碳
聯合國為了達到全球的長期目標,要求會員國每隔五年要提出「國家自定貢獻」(NDC),以展現國家減碳的決心與承諾。今年氣候遊行的一大訴求就是希望韓國盡快提出積極的氣候承諾。
韓國青年氣候組織Big Wave的共同代表金珉(김민)受訪時表示,政府雖然提出10月將能源、氣候等議題納入環境部,成為新的氣候能源與環境部(Ministry of Climate, Energy and Environment),然而只是改名並不足夠,還需要更積極的行動。
他的同伴則在現場背著印有倡議訴求的QR code背板到處穿梭,請大家加入連署,要求政府承諾將2035年的減碳目標設在65%。

不只環團參與:南韓展現氣候正義與包容性
來自台灣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等代表也加入遊行隊伍。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曾虹文表示,他印象最深的是看見許多立場相異的團體站在一起為氣候危機發聲。甚至有火力電廠的員工站出來表達電廠可以關,但須兼顧他們的勞動權益,展現了氣候運動與轉型正義的結合。台灣也會在11月舉辦氣候遊行,希望屆時也有許多不同訴求的團體加入。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認為,這場遊行展現高度多元化與跨領域的凝聚力,議題涵蓋氣候變遷、停止供武以色列、批評首爾市長氣候政策等廣泛社會議題,展現了韓國社會對氣候正義的高度關注。

- 記者:環境資訊中心記者陳文姿、林郁宸 韓國首爾報導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