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COP30關鍵任務:五個QA看懂全球氣候調適目標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11月10日於巴西貝倫召開,本屆大會核心目標之一是制定「全球調適目標」(Global Goal on Adaptation, GGA)的指標。從上千項指標中敲定一份百項的清單,將引領全球調適行動方向,也是未來衡量全球調適目標進展的依據。

一、什麼是氣候調適?
全球暖化影響,各地極端天氣發生頻率持續增加。面對氣候變遷影響時,人們可以採取多元的行動與策略,以減輕或避免氣候災害。例如修築堤防、森林復育、水源開發、種植更具耐受力的農作物等。
二、什麼是全球調適目標GGA?
自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同意應就調適措施展開合作,但未談及細節。2013年,非洲談判小組(AGN)提案設定全球調適目標,2015年的《巴黎協定》正式納入。

為衡量全球減碳成果,必須有統一且明確的碳排放量計算標準。要檢視全球調適行動的進展,也須設定具體、可衡量的行動目標與指引,並且強化開發中國家的調適資金與支持。
智庫E3G研究員阿爾瓦雷斯(Ana Mulio Alvarez)表示:「就像減碳以升溫不超過1.5度°C為目標,GGA就是減緩行動的方向。若本屆大會能通過GGA指標清單並實施GGA,意義十分重大。」
三、GGA架構有哪些項目?
《巴黎協定》後,GGA的討論並無多大進展,直到2023年的第28屆氣候大會(COP28)終於通過了GGA架構(UAE Framework for Global Climate Resilience,簡稱GGA Framework )、並訂下完成GGA指標的兩年計畫。今年,就是完成指標的關鍵時刻。

COP28談定GGA架構包含11項目標,其中4項為調適循環目標,包括風險評估、規劃、執行與學習;另外7項則是主題目標,包括水資源、糧食、健康、生態系統、基礎設施、消除貧困與文化遺產。主目標下再細分子目標,例如「享有乾淨的水」即是水資源的子目標。
不過該份文件缺乏引入實施手段(資金、能力建設和技術轉移),也難以追蹤調適行動的進展。
四、GGA如何挑選指標?
有的地方有洪災、有的地方缺水,調適的需求、方法、標準往往隨地點、文化、社群而異,要設定全球通用的指標並不容易。為了衡量GGA進展,GGA一度設定了超過9000個指標。而最終目標,是將指標縮減至100項以下。時程緊迫、人力不足,還缺乏明確的方向。
倫敦動物學會政策專家勞林(Bethan Laughlin)向《Carbon Brief》解釋,GGA指標不僅要能促成氣候調適的雄心,卻也要兼顧技術嚴謹性及政治可行性。同時,指標還要為多樣化的行動保留彈性選項,卻又不能太彈性。
五、氣候調適的挑戰
減碳談判最難的就是金融──誰該為氣候災害買單、誰拿多少、承諾資金不到位,GGA最大障礙也是金融。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025年調適差距報告》(2025 Adaptation Gap Report),到了2035年,開發中國家的調適資金需求將達3650億美元,缺口是目前資金的14倍。很多國家即便制定了調適計畫,但資金不足,債務型融資比重高,反而造成調適債務。
除了金融外,資源有限的國家也可能缺乏規劃調適行動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術、數據等,這些都會影響調適進展與成果追蹤。
COP30與調適未來
本屆大會想通過GGA指標並不易,最終指標也可能在國際角力後打折,但對主辦國巴西而言,通過GGA指標清單將是本屆氣候大會最重大的談判成果。
有了指標清單後,氣候調適架構就可以啟動,開始追蹤成果。專家期待,這次不僅要通過GGA指標,還要訂定未來計畫,例如繳交報告、指標的定期更新等,讓國際氣候調適能更長遠的運作下去。

- 記者: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曹可芝 編譯;陳文姿 審校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