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育解方! 最新AI試管技術搭配益生菌 著床率大增

晚育解方! 最新AI試管技術搭配益生菌 著床率大增

【 大成報記者吳非羽/臺中報導 】「我以為是胚胎不好,沒想到問題在子宮環境的打造…」備孕8年,歷經5次試管嬰兒療程,33歲的蔡小姐一次次抱著希望、卻屢屢失敗;直到她經醫師診斷,發現原來是「子宮菌叢失衡」導致著床困難。當機立斷施以完整子宮菌叢精準檢測並搭配益生菌輔助,歷經短短5個月,才做1次植入就喜迎寶寶的降臨,7/17並接受院方最溫馨的祝福。



事實上,原本並不特別喜歡小孩的蔡小姐,在人生劇本中並無生子計劃。但因曾聽到母親分享心路歷程,「我沒喜歡過小孩,但生了小孩之後,卻覺得全世界只有自己的小孩最可愛!」隨著年歲增長,她的想法也變得和母親一樣。如今美夢成真,望著懷中的兒子、她感性地說,「回首來時路,所有吃下的苦,一切都是值得的!」



茂盛醫院執行長兼基因遺傳主任李俊逸醫師表示,根據2016年美國婦產科雜誌刊登的研究期刊指出,子宮內膜微生物群,對植入成功或失敗具有影響性。當子宮內的益生菌(乳酸桿菌)比例超過90%,顯示著床率可達60.1%、懷孕率高達70.6%、活產率也有58.8%;由此可見,補充良好益生菌可助力成功懷孕的機會。



茂盛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林秉瑤醫師提到,當子宮內膜中的好菌和壞菌失衡時,就可能會影響胚胎的著床,導致慢性發炎、菌叢失衡等隱性問題;因此,透過專門檢測子宮內膜內的菌叢狀態,便能有效分析、進而為醫師提供更可靠的治療決策建議。



而在台灣,晚婚晚育已成常態,根據內政部資料,超過3成的首胎產婦屬於高齡產婦。茂盛醫院創辦人兼院長李茂盛透露,不孕症已成為女性健康的顯學,然而患者對於自身健康狀況缺乏充分理解,往往導致療程選擇失焦。



國民健康署因此建議,若夫妻有規律性生活、未避孕,且1年內未懷孕,就應主動就醫檢查,及早釐清問題。而子宮環境作為胚胎的第1個家,如何能使其順利著床且正常發育,「子宮菌叢穩定性」也因此成為個人化精準療程中的重要一環。



尤其當子宮內膜中的好菌和壞菌失衡時,除了增加婦科疾病風險,還恐降低懷孕機會並增加流產和早產風險;所以,透過精準檢測及早發現潛在問題,即有助提升受孕機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