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童沉迷「這件事」致黑眼珠縮小 醫警告視力恐永久受損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中國近日傳出兩起幼兒視力急速惡化案例,患者均年僅5歲,且長期沉迷手機、平板遊戲。醫師檢查發現,兩名幼童的視力在一年內急劇惡化,其中一人甚至出現黑眼珠縮小、眼白比例異常增加的現象,並伴隨高度近視、散光及弱視傾向,醫界直言恢復機會極低。
示意圖/中國近日傳出兩起幼兒視力急速惡化案例,其中一人甚至出現黑眼珠縮小、眼白比例異常增加的現象。(AI生成)
第一名個案來自疫情居家期間。小明在長達數月的防疫生活中,養成每日3至4小時玩平板及手機遊戲的習慣,解封後依然未改。半年後,家人與幼稚園老師注意到他的眼睛形態有異,帶往醫院檢查,發現近視度數已飆至600度。醫師指出,幼兒階段長時間近距離盯著螢幕,會對正在發育的眼睛造成不可逆傷害,日後還可能增加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風險。
另一名患者軍軍則是在暑假後被父母帶至醫院就診。家人原以為他偶爾斜視或揉眼只是壞習慣,未料檢查時發現一眼黑眼珠明顯縮小,抬頭時甚至呈現「鬥雞眼」狀態。進一步檢測顯示,軍軍的眼球肌肉已嚴重變形,造成固定性斜視,視力損傷無法逆轉。
追查病因,軍軍的視力問題同樣與不健康的用眼習慣有關。父母本身是重度手機使用者,長時間沉迷遊戲與短影片,缺乏與孩子互動。起初,軍軍還會自行玩玩具,但一次被安置在父親身旁觀看遊戲直播超過一小時後,開始對螢幕產生高度興趣。隨著時間推移,他幾乎能隨時拿到父母的手機,從觀看影片到親自操作遊戲,最後甚至擁有自己的手機,戶外活動與實體玩具完全被螢幕取代。短短一年間,他便因過度用眼導致視力及眼位嚴重受損。
眼科醫師提醒,幼兒的視力系統尚未成熟,眼部肌肉、神經與視網膜對長時間螢幕刺激高度敏感,容易出現乾澀、疲勞等症狀,進一步可能演變成近視、散光,甚至造成眼球結構變形。電子遊戲雖具娛樂性,但單一的感官刺激不利於大腦多區域的協調發展,長期下來還可能影響學習與反應能力。
專家進一步指出,過度依賴電子產品不僅傷害視力,還會改變兒童的社交行為與家庭互動模式。螢幕在親子間形成無形隔閡,使孩子失去與同齡人自然交流、與家人互動的機會,增加孤僻性格的風險。
醫療與育兒領域均建議,家長應避免將手機、平板作為安撫工具,並以身作則減少自身的螢幕時間。應為孩子制定明確的使用規範,控制每日使用時數與內容,並安排足夠的戶外活動及集體遊戲,促進視力與全身健康發育。即便生活繁忙,也可利用睡前講故事或傾聽孩子分享校園生活的方式,維繫親子關係並補足情感需求,降低孩子對螢幕的依賴。
《引新聞》提醒您:不良示範,請勿模仿!
- 記者:編輯中心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