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課/王原昌

王原昌
林老師站在空蕩蕩的操場上,指尖撫過滑梯鏽跡斑斑的欄杆。這是她工作的第五年,也是幼稚園最後一天。風卷起落葉,沙沙作響,像極了孩子們跑過時的笑聲。
“林老師,教育局通知下來了。”園長攥著檔,聲音帶著疲憊,“生源太少,撐不下去了。隔壁養老院要盤下這裏,改造成老年活動中心。”林老師喉嚨發緊,沉默點頭。夕陽下,教室玻璃窗上的卡通畫泛著微光,她想起三年前小班招生時,家長們擠滿走廊,孩子們哭著要媽媽,她抱著一個小女孩哄了半小時。可去年小班只招到八個孩子,今年直接招不到人。
三個月後,幼稚園變成了“銀杏養老院”。林老師成了護理員。滑梯被拆,種上了銀杏樹,老人們坐在籐椅上曬太陽,輪椅緩緩駛過,留下歲月的痕跡。起初,她總恍惚。給張爺爺喂藥時,脫口而出:“來,小朋友,張嘴。”張爺爺愣住,渾濁的眼睛盯著她:“小林啊,我七十二了……”她慌忙改口,張爺爺卻笑道:“沒事,你以前哄孩子時,也是這麼溫柔。”
最讓她不適應的是302室的陳老太太。老太太曾是小學教師,總把林老師當成學生,拉著她問:“算術題寫完了嗎?”林老師耐心陪她“批改作業”,儘管那本子上只畫著歪歪扭扭的太陽。一次,她忍不住問:“陳奶奶,您還記得自己教過書嗎?”老太太眼神迷離,卻忽然攥緊她的手:“記得!有個小男孩摔倒了,我背他去醫務室……”淚水湧出,林老師的心猛地揪緊。
直到某個午後,陳老太太突然抓住她的手:“小林,我記得你。二十年前,我在這教過書。”記憶如潮水湧來。老太太顫抖著指向活動室:“那時是一年級教室,我教孩子們念‘白日依山盡’,小明總問‘山為什麼依著太陽’……”林老師望向如今的活動室,老人們正跟著護工做手指操,陽光灑在白髮上。她喃喃:“您教的那些孩子,現在也像您這麼大了吧?”老太太點頭,眼中泛起漣漪:“是啊……時間過得真快。”
那天起,林老師開始帶老人們“上課”。她翻出舊教材,教認字、講童話。陳老太太總坐第一排,認真記筆記,舉手提問。一次教寫“家”字,老太太忽然舉手:“有個學生總把‘家’寫成‘塚’,我罰他抄十遍……”周圍老人大笑,林老師眼眶卻濕了:“陳奶奶,現在我們都成了您的學生。”
秋末,銀杏葉金黃滿地。林老師推著陳老太太散步,老太太指著操場角落:“那兒以前有個沙坑,小明總堆沙子城堡,說將來要當建築師……”林老師蹲下,用落葉堆成小堡壘:“您看,城堡建好了。”老太太伸手輕撫,淚光閃爍:“小明……現在應該有孫子了吧?”林老師鼻尖一酸,握住她的手:“會的,陳奶奶。”
傍晚,林老師收到陳老太太的來信,泛黃的稿紙上字跡工整:“謝謝你讓我重新當了一回老師。幼稚園和養老院,原來是一樣的。我們都在教人——教孩子長大,教老人記得自己曾是孩子。”信末附著一張照片:年輕的陳老師站在操場上,身後是一群嬉笑的孩子,陽光灑滿裙擺。
林老師站在銀杏樹下,望著金葉飄落。遠處,老人們圍著她堆的“落葉城堡”歡笑:“小林,這城堡比小明的還漂亮!”“快看,小鳥是城堡的守衛!”他們的笑聲讓她想起幼稚園的童聲。她蹲下為一位老人系鞋帶,對方笑著拍她的手:“小林老師,謝謝你。”這一刻,她明白:這裏,永遠是她的幼稚園。
夕陽中,她哼起陳奶奶教的兒歌。時光仿佛倒流——滑梯上的孩子與籐椅上的老人重疊,沙坑城堡與落葉堡壘交融。無論是教會孩子系鞋帶,還是教會老人微笑,都是時光贈予的溫柔使命。
- 記者:好報 編輯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