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海線豪雨 盧秀燕:家戶不進水為原則

中市海線強降雨致多處積水,市府即啟動三級災害應變中心,市長盧秀燕親赴勘災(圖/市政府提供2025.7.9)
[NOWnews今日新聞] 受低壓帶及西南風共伴效應影響,中央氣象署今(9)日清晨發布豪雨特報,台中市海線多區出現短暫積水情形。市府即啟動三級災害應變中心,市長盧秀燕親赴海線地區勘災,強調以「家戶不進水」為首要原則,指示各局處全力戒備,維護市民安全。
市長盧秀燕上午結束石岡行程後,隨即前往海線勘災,聽取地方民意代表與里長意見。她表示,面對近期不穩定天候,各局處須提高警覺,並強調「家戶第一優先,以家戶不進水為原則」,市府也將優先改善退水緩慢路段,避免災情擴大。
民政局長吳世瑋指出,各區公所接獲通報後立即啟動應變程序,並由區長、公所主管及里長代表市長關懷受災住戶,並現勘現場通報建設局、水利局與農業部農田水利署等單位,後續將依責任分工進行改善。
據民政局統計,海線地區因強降雨造成共13處民宅局部積水,包括沙鹿3戶、清水4戶、梧棲3戶與龍井3戶。其中清水區南社路一戶因緊鄰魚塭、受間歇性大雨及潮汐影響,積水尚未退去,其餘12戶均於中午前完成退水。另協助撤離清水區1戶2人依親安置、沙鹿1戶由家人接回。
建設局表示,上午沙鹿、龍井與大雅每小時雨量一度達60毫米,導致部分道路積水。局內即時透過淹水監測系統掌握情形,派員現地處理,待雨勢減緩後積水迅速消退。神岡區堤南路國道一號下涵洞亦一度積水20公分,已啟動抽水機並派員警戒,確保車流通行順暢。
建設局指出,台中全市共設有16座車行地下道,已完成機電及抽水設備測試運轉,並以智慧監控系統遠端監控水位。汛期前亦已辦理封閉演練,針對大肚和美跨河橋、東豐快、台中巨蛋等在建工程,亦同步強化圍籬與施工安全,落實防汛準備。
水利局方面表示,全市排水系統清疏里程累計達503公里,涵蓋區域排水、雨水下水道、野溪等;另環保局協助清疏水溝423公里,以維持排水暢通。地震後因地質鬆動,水利局亦加強水土保持宣導,提升山區防災韌性。
面對西南風豪雨帶來潛在威脅,水利局已盤點並掌握清水、梧棲、龍井、烏日、南屯等16處低窪易淹水地區,全市5座大型與5座簡易抽水站總抽水能力達34.3立方公尺每秒,能在5分鐘內排除4座標準游泳池水量。此外,全市24座滯洪池總容量達41.1萬立方公尺,足以有效調節洪峰,強化整體防洪效能。
相關新聞
台中空間地圖查詢系統 獲金圖獎肯定
全台關注中六罷免 高雄民代聲援台中戰線
熱島降溫全攻略 盧秀燕推城市降溫三大策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