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經驗 驚艷亞洲─Maison & Objet Asia

其實,今年一月的巴黎家具家飾展(Maison & Objet)早以用大會主題「他方」(Elsewhere),預告了這場亞洲居家盛會。設計師如旅者走向遠方,面對未知、進行交流、進而發展出全新靈感,而這個概念,就在一個多月後的亞洲家具家飾展被具體實踐。已有18年歷史M & O今年首次跨出歐陸,選擇了近年不斷以美麗的概念性建築吸引世界目光的新加坡,共同舉辦這次亞洲版本的巴黎家具家飾展。而ARCH也於三月份來到了新加坡,為讀者蒐羅了四天展期中精采的亮點!

2014年亞洲家具家飾展選擇在新加坡金沙會議中心舉辦,共分為三大主題:「奢華」、「設計」與「室內設計」。

東西相遇‧在地元素綻放

這本展共分為三大主題:「奢華」、「設計」與「室內設計」,6500平方公尺的空間中可以看到歷史悠久,空間布置呈現奢華風情的Fendi Casa,也有首次參與Maison & Objet的品牌如澳洲的apaiser和新加坡的Akar De Nissim。這場展覽絕非巴黎家具家飾展的複製品,在全部272個品牌中,有30%的攤位是來自亞洲地區,除了歐美知名品牌,還可見來自新加坡、香港、印尼、菲律賓、印度、日本的品牌與設計師,世界各地的設計在此百花齊放,許多在造型、材質上都帶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在地化是會場中一個鮮明的主題。

Carlo是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攤位之一,整個展間呈現高端的國際風,仔細一看又覺得材質十分特殊。原來是定居峇里島的義大利籍設計師Carlo Pessina,大量運用許多東南亞民間的傳統材料,如貝殼、椰子殼等製作出奢華質感的桌子、屏風,亞洲風情從材質低調透出,大器設計與民族元素交會出美麗的火花;另外,台灣也買得到的新加坡瓷器品牌Luzerne,以花園的概念布置展示空間,花卉、中式等各式風格的美麗餐盤繽紛盛開,強調不使用動物骨頭卻能作到和骨瓷一樣堅固耐用的技術,獲得各大飯店與餐廳指定。

戶外家具也在此站了一席之地,印尼品牌MAMAGREEN的躺椅系列以鮮豔的色系和條紋圖騰,撐起了展場上的度假風情;不同國家的家飾布、手織地毯豐富多彩,吸引不少貴婦買家駐足;在一片繽紛之中,日本燕三条產業振興中心的攤位則是吹起和風徐徐,Yamazaki Kinzoku Kogyo、Fiji Cutlery、Prince Kogyo等品牌的餐具與刀具共同展現細膩日式設計與工藝,自有一份沉靜之美。

設計大師齊聚

此外,繼巴黎家具家飾展將「2014年度設計師」大獎頒給了Tom Dixon後,亞洲家具家飾展也在多位傑出亞洲設計師中選出了菲律賓的知名設計師Kenneth Cobonpue頒與「Maison & Objet Asia 2014年度設計師」,他善於使用自然材質如藤、木等編織出具有傳統意象又大膽,令人印象深刻的家具,深獲好萊塢名流的歡迎。同時,大會也於四天中安排演講或座談,邀請知名工業設計師、室內設計師輪番上台,包括第一天的Tom Dixon、義大利設計教母Paola Navone、新加坡平面設計師Kelley Cheng以及設計香港奕居(Upper House)的Andre Fu、AMMO餐廳的Joyce Wang等人。

亞洲家具家飾展之所以選擇新加坡舉辦,除了因為語言的便利性外,也因為新加坡擁有政府機構DesignSingapore Council的支持,以及每年三月中舉辦的設計周的基礎,對設計團體、商業人士、設計系學生和一般大眾來說,本來就是一場值得關注的設計盛事,今年配合亞洲家具家飾展,四天下來,總共吸引一萬三千多名訪客,三百多位媒體前往。

台灣設計師閃耀國際

展場上除了品牌和買家外,主辦單位還在Surface Southeast Asia雜誌的協助下,邀請來自台灣、印尼、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和香港6位年輕設計師參與名為「Rising Asia Talents」的展覽,六個攤位一字排開,呈現同場競技的感覺,但實際情況是,不同國家的新銳設計師相互串門子,彼此交流,氣氛和樂。展方還於開幕晚會上同時頒發「年度設計師」與「亞洲新銳設計師」大獎,使這場M&O
不僅活絡了東西方品牌與買家的交流,更加強了展覽本身作為設計界指標的形象。

作為展場中唯一台灣代表的駱毓芬,本身身兼南臺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以及「CUCKOO」、「Pinyen collection」兩個品牌的創意總監。她認為要受到國際注意,必須找出自己的特色,而非去迎合西方設計。她的作品中大量採用台灣竹子作為材料,譬如一張名為「汝玉板凳」的作品,便是將韌度高、彎曲幅度大的南投竹山孟宗竹,以曲竹工法纏繞著環形玉珮形狀的木頭椅座,帶有「飛天」仙女彩帶的東方柔媚;而台灣的竹編工藝、鶯歌陶瓷和新竹玻璃也透過她的作品有趣呈現。她的攤位在展期間有很高的詢問度,其中更接獲許多國際訂單和合作案洽談。除了對設計師本人而言是很好的機會,對提高台灣傳統產業和工藝的能見度也是項利多。

其他五位新銳設計師中,同為女性設計師的Lilianna Manahan來自菲律賓,不但能玩金屬,也能玩編織,多才多藝;新加坡的Melvin Ong的作品也運用了多元素材,包括木材、金屬、紙類、混泥土,作品在低調中又見特殊造型;香港的Mike MAK以中國字做為家具造型,譬如「月」字的梯子,「花」字的花器等等,讓人第一眼就能看到其設計;同樣具有幽默感的設計出自泰國設計師Sittichai Ngamhongtong,吐司麵包造型的木製面紙盒,讓編輯想立刻帶回家;奠基雅加達,已多次獲得國際設計獎項的Denny Rasyid以藤彎折出波浪線條的燈具,透過透明和霧面燈泡可有不同的光影變化,頗具大器。

Maison & Objet Asia成功促成東西方設計界的對話,讓人真實感受到國家疆界的消彌,展方將於2015年5月進軍邁阿密,同時新加坡的這場盛會也將繼續舉辦,Maison & Objet可望變成一個跨國的展覽品牌,讓家具設計吸收世界各地不同的養分,遍地開花。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ARCH雅砌品味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