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養狗別再犯!改掉這「3個」習慣讓毛孩更快樂!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對毛孩來說,一些看似無害的相處方式,其實會默默增加牠們的壓力,如果能注意到這些細微習慣並稍作調整,就能讓牠們的生活品質就能大幅提升,也能讓牠們更信任、更依賴主人。
忽略牠們的日常節奏,其實是在增加壓力
對貓狗而言,「規律」就是安全感的來源。當生活節奏忽然被打亂,例如今天晚回家、突然更改用餐時間,或是隨心所欲地中斷牠的休息,都可能讓毛孩感到焦躁。尤其對貓咪而言,固定的時間與環境能讓牠們覺得生活可預測;對狗狗來說,每天相同的散步與活動安排能讓牠更安心地面對一天。讓牠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其實就是最簡單的安撫方式。

過度熱情的互動,反而讓牠們不知所措
人類常以擁抱、撫摸、逗弄來表達愛意,但這些行為並不一定符合貓狗的喜好。貓咪多半不喜歡被長時間抱著,而狗狗也並非每次都想被撲過來摸頭。當飼主不顧牠們的狀態強行互動,例如牠正在睡覺卻硬要搖醒、正在吃飯卻把牠抱起來或用手碰牠的食物,都可能讓牠們產生壓力。
更重要的是,這些行為會削弱牠們的信任感,使牠們開始避免接近主人。理想的方式,是觀察牠們是否主動靠近、是否放鬆,再適度給予互動,讓牠們知道你的陪伴是舒服而不具威脅的。
把「無害的小動作」當成玩具,其實是在累積危險
不少飼主會用手指逗貓、讓狗狗追著拖鞋跑,或隨手把塑膠袋、繩子、橡皮筋丟在地上,覺得反正牠們玩一玩就好。然而這些看似無害的物品與玩法,卻可能埋下危險。對貓咪而言,手指被視為獵物,若習慣追咬人的手,長久下來容易形成攻擊習慣;而塑膠袋、細繩更可能造成誤食或勒傷。
對狗狗來說,用拖鞋或衣物當玩具,會讓牠以為所有家中物品都能拿來咬,形成日後難以改掉的破壞行為。給牠們安全、耐咬、適合的玩具,比什麼都重要,也能讓生活更健康又無憂。

尊重、觀察、理解,是飼主最重要的功課
養貓或狗並不是只要餵飽、陪玩就好,而是從牠們的需求出發,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能改掉這些常見的小習慣,毛孩的壓力會明顯下降,也會更願意依靠你、親近你。當牠們感到安全、放鬆並被尊重時,才是真正快樂的開始 !
這篇文章 養貓養狗別再犯!改掉這「3個」習慣讓毛孩更快樂! 最早出現於 火報。
- 記者:火報 時事新聞
- 更多寵物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