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吳崑玉/定和戰之計

圖為行政院長卓榮泰。(圖/記者吳翊緁攝)
[NOWnews今日新聞] 823後已過4天,府院黨團砲聲隆隆,傳聞將逼辭這個,換掉那個,檢討這事,後悔那事,結果莫衷一是,眾口紛紜。看來八二三砲戰不打到八三么,是不太可能塵埃落定的。
其實,從個人去留到政策方向,一個政治人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定和戰之計」。但很多人非常討厭這種兩角抓一角的賭博式決定,老想刀切豆腐兩面光,拖點時間,等塵埃落定,資訊完整,再來拍板定案。問題是,如果一個將軍是用這種方式在下戰略戰術決定,那他絕對是個被眾軍唾棄的將領,因為他所爭取的時間,是用士兵們的無謂犧牲換來的。久而久之,上令不得下達,下情也無法上達,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他愛惜羽毛,所以陽奉陰違,造假虛報,只求安然度過今日明日,等最後的決定下達再進行動作,結果錯失了最佳戰機。
俗話說,慈不掌兵,善不為官,義不理財,情不斷案。一個好的領導者,不論是總統還是將軍,是需要能夠在關鍵時刻殺伐決斷的。殺伐決斷並非來自匹夫之勇,而是來自更透澈的看見他人沒看見的東西。在滑鐵盧打敗拿破崙的英國名將威靈頓,與朋友散步聊天時,常常停下腳步,望向遠方,然後再往那個山頭走去。朋友問他在想什麼?他回:「我在想山的那一邊會有什麼?」於是,「山的那一邊」便成了培養將軍一個很重要的訓練方式,能不能想像或判斷出「山的那一邊」,敵軍會如何佈置?也成為評價一個將領好壞的標準。好的將領與領導者,必須在戰爭迷霧中,看見或猜到山的那一邊敵人的想法與佈署,從而下達明智的配置指令,讓部隊佔據有利地形,從而擊敗敵軍。
大罷免後許多聚會,綠營人士反覆檢討過去一年多的政治決策,雖為事後諸葛,但也不失參考價值。有人回推到大選剛完,要選立法院長時,為什麼綠營不能讓出院長或副院長之位,結合白營八席?現在整個局面就不一樣了。有人後悔搞全盤殲滅式的大罷免,覺得精準罷免可能比較不會引爆藍營全面的危機意識,集中力量可能比較容易成功,還能殺雞警猴。即使沒成功罷掉那幾個最壞的,也能讓他大量失血,嚇住那些比較乖的,以後還有機會繼續罷掉其他亂搞的。這些說法部份是對的,但也不一定全對,因為時空背景不同。所以回到當時,領導者決定當下,他是要能預見勝與敗兩種後果的,他可以選擇較安全、至少可收拾局面的路線,也可以選擇show hand一次梭哈,但準備承擔最慘的後果。他唯一不能選擇的,是梭哈輸了卻還想保持原狀,賴著不走,或乾脆拖著賴帳。
蘇芬戰爭中,領導芬蘭在冬天打贏優勢蘇軍,等到春天卻被調整好戰術的蘇軍擊破防線的主將曼納海姆,其實是與國內親蘇派取得共識,做了兩手準備的。如果芬蘭早早投降,一定會被蘇聯史達林迫害劫掠到寸草不生,但長期而言,以雙方國家體量對比,打又打不贏,怎麼辦?所以他們把蘇軍能否突破曼納海姆防線當作底線指標,盡力消耗蘇軍戰力,一旦蘇軍突破防線,就換左派(親蘇派)出面談判,最後喪權失地,簽訂合約,但曼納海姆流亡瑞士,不再過問芬蘭政治,最終在瑞士過世。
最近很多政治人物愛講「承擔」,什麼是承擔?曼納海姆這種才叫承擔。國家最危難的時候他站出來力抗強權,當戰役最後失敗時他辭職走人,整個過程中他與政敵妥協,做好和戰兩手準備,但現下必須團結國家共同抗敵。如果在失敗時沒有犧牲小我的心理準備,那就不叫「承擔」,而叫投機政客。尤其當初你開記者會喊打喊殺,叫廠商做帽子做手旗,二階才剛過,都還沒投票呢!就拍定裝照寫長文,散播歡樂開香檳,巴不得提前開慶功宴,現在輸了卻堅若磐石,打死不退,酒店都快打烊了,幹部都走光了,還要以任期未到自我辯護,這就真的難看了。要知道,美女喝得爛醉賴著不走,才有「撿屍」這事,糟老頭爛醉還不准打烊,就只能叫警察抬走,更糟的是暴打一頓丟馬路,大家都是老江湖了,有必要把場面盧到這麼難看嗎?
還有個部長也是,高層都放話給媒體,說你拒絕辭職,那就是在逼辭了。你還要求面見最高層,發稿說絕無辭職之事,你以為你是誰?這不是情緒勒索是什麼?現在這幾顆燙手山芋全丟給高高層與最高層,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多拖一天就多失血一天,支持者們就多憤怒和失望一天,這樣有比較好嗎?我知道你們原想和平解決,但面對這些屁股黏在位子上的老油條,拖再久最後也不得不痛下殺手,還是得戰。揮淚斬馬謖,揮淚是情,斬是紀律,再多情牽,還是得斬。既得要斬,那就快斬。現在想想,敗戰總辭,重新聘用或轉用,不是比較明快且能止血嗎?
講到頭來,「定和戰之計」,不見得就是和或戰一定得選一邊,而是可以做兩手準備,有層次,分階段,設定指標進行的。更不是憑著旗幟鮮明,貌似英勇,盲目突進,一旦失敗就搶先跑路,死命保位,或毫無原則的投降求饒。每一條政策立場,都有其原則原理,底線邊界,與實施執行的細部計劃,以及每個階段的指標,和意外狀況的應對方案。所謂「山的那一邊」,指的就是這些預判與計劃;所謂「和戰之計」,重點在「計」,不只是招數詭計,而是孫子兵法「始計」的那種計,道天地將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問題是咱們這個政治圈,喊和喊戰的所在多有,耐心去計的百中無一。這才是最嚴重的陋習。
所以,真要從大失敗中走出來,需要的不是換幾個人以平民怨,甚至拖延不決等待救援,而是必須從根本改變習慣,改變思考方式及作業模式。凡事一開始就要「定和戰之計」,和要找誰談?怎麼談?讓步底線為何?交換條件是啥?戰要怎麼戰?戰到何時才能停手?是擊潰、拒止、還是殲滅?不要告訴我關稅談判不會犧牲任何一個產業,談判交換必有犧牲,沒有小我犧牲,就是大我一起犧牲,這種政治語言唬不了人的,務實處理產業傷害才是正途。問題是,黨政高層上上下下,似乎仍老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在語言上求個雲淡風清,頭過身體過,有狀況到時再說。這種爛習慣不改,換幾百號人上來下去也仍是一蹋糊塗。思維方式、作業模式、決策習慣,才是必須改變的根本。如果有人硬要橫柴入灶,照他的個人習慣硬幹不鳥,那他就是那根柴,只能拔起來燒掉。
總結而論,現今黨政高層的根本問題,是徹底被官僚化了,過一天算一天,活在當下,沒有明天。成天愛喊戰鬥口號激勵人心,實際上毫無縝密戰爭計劃與戰鬥準備,結果自是聲勢浩壯,接觸即潰。領導者若不能看到山的那一邊,殺伐決斷定和戰之計,底下人也就只能坐等上級指令,毫無前進動力與主動性,遑論創意。所以,麻煩大家務實點,徹底檢討修正行為與決策模式,否則還會輸掉下一場戰爭。
●作者:吳崑玉/專欄作家、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 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黎榮章/國民黨黨主席改選 盧秀燕聲勢如何?
名家論壇》韋安/民進黨小心:核三議題已成「政治提款機」?!
名家論壇》吳崑玉/當川伯願意承擔 蔥哥也就只能玩玩水了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