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台版星鏈」 國科會組國家隊應戰中共「北斗」


打造「台版星鏈」 國科會組國家隊應戰中共「北斗」

(菱傳媒/綜合報導)國科會國家太空中心(TASA)今年端出新計畫,擬投入新台幣近25億元預算,攜手業界研製4顆低軌通訊衛星,最快2029年升空,逐步形成台灣「星網」,也就是台版星鏈,除將進行衛星之間光通訊技術驗證,也有望與國內產學界的6G NTN地面設備等測試連線。

俄烏戰爭打響美國太空服務公司SpaceX「星鏈」(Starlink)名號,地球另一端的台灣,近年除積極與國際衛星營運商洽商衛星通訊服務,國科會轄下TASA亦正透過政府、民間合作方式,布建台灣自主通訊衛星網絡。

繼COVID-19疫情之前展開的B5G低軌通訊衛星實驗型計畫,國科會今年起正式啟動「通訊衛星製造產業化平台」計畫,其中,將由TASA協助得標的台灣廠商,進行衛星系統設計、製造、整合與測試,打造4顆低軌通訊衛星,4顆衛星研製加發射總預算預計匡列24.9億元。



打造「台版星鏈」 國科會組國家隊應戰中共「北斗」

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國科會太空中心的X頻遙測影像資料接收站,是福衛五號訊號接收的重點單位。翻攝國科會官網


同時,經濟部也將透過計畫鼓勵廠商投入研發,補助衛星通訊產業的預算則匡列8.9億元。

據規劃,這4顆低軌通訊衛星最快2029年發射,在約600至650公里高度的低軌道上運行5年,將延續B5G實驗計畫2顆衛星的技術規格,也會持續扮演產業界進行地面設備與低軌衛星端對端(End-to-end)通訊性能在軌驗證的場域。



為讓台版星鏈可以在台發射,不用跑到澳洲或日本,國科會本月26日舉辦國家發射場域選址作業審查會議,經委員會決議,確認國家發射場域之位址選定為「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



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綉雯博士針對中國目前所使用類似星鏈的「北斗三號」進行研究表示,目前北斗在軌衛星共30顆,比美國GPS系統(24顆)多出6顆。再加上仍然在運作的「北斗二號」16顆衛星,中國以更多的衛星數量來提高「北斗」系統的定位精度。



更多新聞:



「罷免XXX就是罷免韓國瑜」 柯建銘當院長「你安心嗎?」 林濁水:傅崐萁威力展現



破除未被邀請傳言 經濟部官網公告部長行程「陪院長參加台積電活動」


菱傳媒原始網址:打造「台版星鏈」 國科會組國家隊應戰中共「北斗」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