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藝術新創意 中市第八屆纖維創作獎名單揭曉

【創新聞 記者顏淑娟/台中報導】台中市第八屆纖維創作獎,經過兩階段嚴謹的專業評審過程,設計類首獎由范郡琦以《珊瑚幾何形式》奪得,來自香港的黃少思則以《from thrive within the soul》摘下藝術類桂冠,將分別獲得12萬元獎金。中市府文化局表示,此屆參賽作品媒材多元、主題豐富,展現台灣纖維創作者的無限潛能與創新思維。
文化局指出,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為全國唯一以「纖維」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歷年來持續透過「台中市纖維創作獎」競賽平台,鼓勵創作者挑戰纖維材質、技藝、創意的極限與可能性,已成為台灣纖維工藝界的指標性競賽。今年有來自台灣及在台居留的外籍人士計219件作品參賽,其中包括3位香港、1位越南籍參賽者,最後評選出「設計類」和「藝術類」共50件得獎作品,頒發總獎金68萬元。得獎作品訂於10月31日起在纖維工藝博物館展出,並於11月8日舉行頒獎典禮。

▲設計類首獎范郡琦《珊瑚幾何形式》以羊毛纖維表達海洋生態保育理念。(圖/中市府提供)
此屆設計類首獎得主范郡琦,去年以《台灣守護神獸》作品獲頒設計類三獎,今年再以《珊瑚幾何形式》一舉奪冠,創作靈感源自台灣「珊瑚王國」的獨特地理位置,巧妙運用幾何學原理解構珊瑚的生長邏輯,並透過羊毛纖維的天然合抱特性,實現「一體成形」的創新設計理念,展現了深厚的自然觀察與材質研究功力。評審團指出,創作者從俯瞰視角進行的服裝與袋包打版設計,成功將人體與珊瑚的輻射散射結構融為一體,不僅展現了纖維材質的無限可能,更賦予了海洋生態保育的深層意涵。

▲藝術類首獎黃少思《from thrive within the soul》以熱溶膠模擬菌絲體與大自然共生的哲學。(圖/中市府提供)
藝術類首獎得主黃少思為香港人,其作品《from thrive within the soul》以熱溶膠材質模擬菌絲的透明質感完成的禮服,呈現菌絲體與大自然共生關係的微觀視角,全手工創建的繁複過程,象徵關係從零開始的累積與成長,探索看不見卻至關重要的生命力量,展現對生命哲學的獨特詮釋。評審團一致認為,作品不僅技法純熟,更成功將自然科學、宗教信仰與藝術創作融為一體,展現了纖維工藝的深度與廣度。
台中市纖維創作獎經過多年累積,可以看到參賽作品不僅在技術層面不斷提升,更勇於嘗試非傳統的纖維素材和關照當代多元議題,展現了纖維工藝的多層次的內涵。完整得獎名單即日起公告於纖博館官網及臉書粉絲專頁。
- 記者:顏 淑娟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