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啟用沼液澆灌車 強化畜牧資源再利用

雲林啟用沼液澆灌車 強化畜牧資源再利用

【創新聞記者 陳雅琪/雲林 報導】為因應環境部即將於年底實施的畜牧業糞尿資源化法規,雲林縣政府28日與雲林縣養豬協會共同舉辦「沼液沼渣澆灌車啟用」記者會,強化地方畜牧廢棄物循環再利用作業。縣長張麗善呼籲尚未達到資源化再利用標準的養豬場業者儘速申請協助,以免受罰。


雲林啟用沼液澆灌車 強化畜牧資源再利用

張麗善表示,雲林為全台最大畜牧大縣,豬隻飼養量逾151萬頭,約占全國三成。根據環境部規定,自114年底起,養豬場沼渣沼液再利用比率須達5%。為協助養豬業者達成法定標準,縣府補助雲林縣養豬協會購置總價超過400萬元的沼液沼渣澆灌車,由協會提供載運與田間施灌服務。

目前雲林縣已有957場畜牧場投入糞尿資源化利用,佔比達79.6%。其中包括:486場利用沼液沼渣施灌農地、96場申請農業廢棄物個案再利用、422場使用放流水澆灌植物。每年可減少2.6百萬公噸畜牧廢水排放、取代15.1萬包化肥,施灌面積達2,225公頃,有效削減生化需氧量(BOD)與懸浮固體(SS)超過3.9萬公噸。

此外,雲林縣政府也輔導成立36隊沼液施灌車隊,並補助8處集中處理設施,每年可處理約8.6萬頭豬隻產出的廢水,發電效益達619萬度電、創造可觀售電收益4,339萬元,年減碳排8.2萬公噸,展現循環經濟的具體成果。


雲林啟用沼液澆灌車 強化畜牧資源再利用

環境部水保司技正邱國書出席時表示,雲林縣的「沼到田、沼到電、沼專業」三軌施政已領航全國,本次啟用澆灌車除能有效協助中小型養豬場外,亦具備高度示範價值,可望成為其他縣市仿效的標竿。

養豬協會理事長吳英吉則感謝中央與縣府的政策與經費支持,期盼新車投入服務後能改善農民與社會對畜牧業的觀感,提升整體產業形象。副理事長蔡德福補充,澆灌車上路可減少排放與費用負擔,也有助化肥減量與農地永續。

農業處長魏勝德提醒,目前雲林尚有約260家養豬場未達5%資源化門檻,應儘快提出申請,利用協會提供的集運服務以符合法規,避免遭罰,並攜手打造綠色、永續的畜牧環境。


雲林啟用沼液澆灌車 強化畜牧資源再利用

本次啟用典禮由縣長張麗善主持,包括雲林縣養豬協會、縣府農業處、環保局、環境部代表及多位地方農會與議員共同見證,象徵雲林在畜牧資源循環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