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冬季興起「加密熱能」重新利用潮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
今年冬天,美國人正用比特幣來取暖。
隨著美國寒冬來臨,電費成為日益沉重的預算負擔,大多數美國人仍將依賴傳統的暖氣方式,例如家用燃油、天然氣和電爐。但在少數情況下,加密貨幣正在發揮作用,如果新興的加密貨幣取暖產業的支持者所言屬實,那麼未來加密貨幣作為家庭和建築能源的應用將會更加普及。
先從基本概念說起:加密貨幣挖礦的運算過程會產生大量熱能,而這些熱大多最後都被排放到空氣中。根據數位資產仲介 K33 的資料,比特幣挖礦產業每年約產生 100 太瓦時 (TWh) 的熱量,這足以供應整個芬蘭的暖房需求。這個高耗能產業中的巨大能量浪費,促使創業者思考如何將這些熱能重新導入家庭、辦公場所或其他空間,尤其是在寒冬季節。
今年稍早的一場寒流中,《紐約時報》評測了一款名為 HeatTrio 的暖爐,售價 900 美元,它同時也是一台比特幣挖礦機。還有一些人利用自家加密貨幣挖礦產生的熱量來為房屋供暖。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位於達拉斯的永續比特幣挖礦公司 Bitford Digital 執行長 Jill Ford 說:「我看過有人把比特幣礦機安靜地放在閣樓裡,然後把產生的熱導入全屋通風系統,用來抵銷暖氣費用。這是將本來會浪費的能源活用的聰明作法。」
雖然這種做法不一定能減少電費,主要經濟效益會因地區電價、礦機速度等因素而有很大的差異,但這種方法或許能帶來一些收入,用來抵消部分取暖費用。Jill Ford說:「價格和暖氣差不多,但附加好處是:你在挖比特幣。」
一台礦機就足夠了,即使是舊款也可以。單人礦工可以加入礦池共享算力並獲得相應的收益,這使得收益更加可預測,也改變了整體經濟效益。要讓這個方式可行——畢竟熱能不能像貨物一樣用卡車或火車運送——就必須找出需要熱能的地點,並把算力設備設在那裡,例如工業園區或住宅大樓。
創立算力共享平台 Argentum AI 的 Andrew Sobko 表示,公司正在與一些合作夥伴攜手,將計算產生的熱量用於建築供暖系統,甚至農業溫室的增溫。「這才是真正體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地方。與其費力地轉移熱量,不如將計算資源轉移到更靠近熱量發揮作用的地方,」Sobko說。
Reference:
Americans are heating their homes with bitcoin this winter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 記者: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更多科技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