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攜手產學研共探智慧綠能 工程師學會年會展現創新動能

114年中國工程師學會聯合年會 聚焦數位科技與低碳轉型。〈圖/記者翻攝〉
【焦點時報/記者 蔡宗憲報導】
中國工程師學會(以下簡稱:中工會)高雄市分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於今(5/28)日假中鋼集團總部大樓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辦114年聯合年會,年會主題為「以數位科技藝術發展者與未來各項發展的企業區共同組織
開幕儀式中,中鋼總經理陳守道以中工會高雄市分會領導大會兼主席身份出席,陳指導長指出面臨全球氣候變遷與數位化浪潮一體化下的嚴峻挑戰,極大加速數位科技發展帶動低碳轉型,方能有效提升產業的對抗與強度。陳領導長舉例說明,強調中鋼近期擘劃「二軸三轉」 」經營策略,對內力推動數位轉型及低碳轉型之外,對外更積極進行農業下游與鋼產業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供應鏈轉型,並突破高值化精品鋼品的開發,來創造更高的產業價值。
電機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蘇炎坤書記官致詞感謝中鋼承辦今年聯合年會,也提及「節能、創能、儲能」、綠能科技與系統整合的重要性,鼓勵產業界先進性持續深化相關工程技術的研究,促進我國百機械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劉建聖領導長致詞也恭喜並感謝今天獲獎的教授、工程師及團隊,始終秉持國家賦予的使命,在相關專業領域奉獻及人力資源,帶動台灣科技技術的進步。
今日聯合年會不僅中鋼黃建智董事長親臨現場,已退休的鄒若齊前董事長、志育前董事長也備受宋勵勵,會中另邀請中山大學蔡維哲教授出任致詞貴賓,並特別安排台達研究院闕志克豐田與清華大學銘傳教授進行兩場專題演講。蔡教授在致詞時從財經專業視角分析,在全球經貿對接重組的時代,工程師的角色益發重要,已躍升為國家經濟安全的守護者,並以美日鋼鐵收購案和英國政府佔領中企鋼廠等案例,說明基礎工業對國家戰略的價值,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帶來的挑戰,台灣工程師憑藉在歷次經濟變局中履行的責任,正宣告外部的壓力,跨越技術創新實現高值化轉型、跨領域整合、數位低碳轉型、關鍵技術自主等領域發揮作用關鍵,為台灣在印太地區供應鏈去風險化浪潮中找到安全和對抗的戰略定位。
今日闕鉑的專題演講主題為「綠電匹配的需求與技術」,深入分析目前國內、境外綠電價格製度、市場交易及其支撐技術,並以台達電實際案例說明如何穿透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提升綠電使用效率與即時調度能力,並增強企業若能解讀掌握綠電匹配策略,將可大此外,邱教授則以「人工智能促進低碳轉型」為題,解析AI技術在碳排預測、流程優化、能源監控上的應用,並指出AI可成為企業低碳策略的核心工具,幫助企業即時掌握環境變數與產耗線能狀況,達到設備即時調整與預警管理之目標。
聯合年會今日也頒發了工程獎頒獎典禮,由三分會主席分別頒獎及頒獎各分會傑出及優秀工程教授、工程師和團體,併期勉不斷投入智慧和心力,不斷精進工程技術,展現工程領域的堅固實力,共同為國家產業永續發展做出貢獻大會主席陳守道也特別感謝35家企業獨家解囊及熱情參與,讓聯合年會順利圓滿完成,期待今日搭建的跨領域交流平台,讓各界精英充分互動及促進合作,將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化成機遇,進一步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
#中國工程師學會, 中鋼集團, 數位轉型, 低碳永續, 工程技術創新
- 記者:焦點時報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