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全運會以CEDAW為名 打造性別平權新典範 友善環境讓運動更有溫度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114年全國運動會在雲林縣熱力開展,縣府以《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為行動指南,率全國之先推動「性別友善運動環境」,讓來自各地的選手與觀眾在安全、平等、友善的場域中,感受運動的力量與人文的溫度。

雲林縣全運會前啟動性別友善環境勘檢,打造安全、平權、永續的公共運動空間。(記者廖承恩翻攝)
為迎接全運盛會,雲林縣政府於9月15日率先舉辦「性別友善環境勘檢」,由副縣長謝淑亞帶領專家團隊,實地檢視田徑場與相關設施。縣府邀集前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黃瑞汝、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副教授吳啟安,以及雲林縣脊髓損傷協會常務理事林秀妹等跨專業成員,共同檢視場域的安全性與包容性,確保運動場館兼具性別平等精神與永續理念。
經過全面盤點與改善,雲林縣立田徑場新增多項貼心設計,包括照護床、兒童座椅、性別友善廁所、小紅點衛生用品與寶貝盒、無障礙通道、強化照明與安全監控等,營造兼顧舒適與尊重的空間。此外,各志工服務台同步推動性平宣導,讓性別友善從細節中扎根,成為運動文化的一部分。

全運會期間,各志工服務台同步推動性平宣導,傳遞尊重與平權的運動精神。(記者廖承恩翻攝)
全運會期間(10月18日至23日),縣府與中華奧會性平委員會攜手推動「安全運動與性平教育」巡迴宣導活動,以寓教於樂的互動方式傳達理念。民眾答題即可兌換霜淇淋,現場人潮熱絡,氣氛溫馨。副縣長謝淑亞親臨參與,與外交部無任所大使暨中華奧會性平委員會副主委劉柏君,以及奧運跆拳道金牌、現任新北市議員洪佳君共同與選手互動,宣揚安全運動與性別平權的重要性。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以行動實踐CEDAW第2、12及13條精神,消除性別歧視、建構友善公共空間,讓男女老少都能在運動與公共生活中享有平等機會。她強調:「平權不只是口號,而是一種態度,一種讓每個人都能安心、自在參與社會的環境設計。」

雲林縣舉辦「安全運動與性平教育」巡迴活動,答題拿霜淇淋,寓教於樂推廣平權理念。(記者廖承恩翻攝)
縣府的努力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在**SDG 3「健康與福祉」與SDG 5「性別平等」**上展現地方政府的實踐力。從硬體設施到教育宣導,雲林以溫柔堅定的力量,打造全國運動會史上最友善的競技場域,讓「平等」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可以被看見、被感受的行動。
- 記者:互傳媒/ 記者 廖承恩
- 更多體育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