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建築與文化用藝術詮釋!清水眷村化身土地記憶劇場!

土地、建築與文化用藝術詮釋!清水眷村化身土地記憶劇場!
龜裂的泥土不只是大地的表情,更是時間的記錄。《圡垚座》展覽以眷村場域為背景,讓觀眾在藝術的語境中,觸摸土地的厚度,傾聽歲月留下的聲音。在台中清水眷村文化園區的一處展舍內,一場以「土地」為核心的藝術展覽《圡垚座》正悄然展開。由藝術家張晏淞策劃,以「棲築滯水記憶之鎮」為題,透過作品將土地的質感、建築的痕跡與地方的記憶重新編織,邀請觀眾走進時間的縫隙,傾聽大地的低語。

土地、建築與文化用藝術詮釋!清水眷村化身土地記憶劇場!

土地、建築與文化用藝術詮釋!清水眷村化身土地記憶劇場!

「圡」與「垚」的對話

展覽名稱《圡垚座》蘊含深意。「圡」是萬物的根基,象徵大地的包容;「垚」由三個「土」字疊成,代表層層累積的沉澱,像是歷史與記憶在時間中不斷堆疊。展覽希望觀者透過作品,感受到土地與人之間彼此牽引的生命力。

土地、建築與文化用藝術詮釋!清水眷村化身土地記憶劇場!

棲築滯水的地方記憶

張晏淞以眷村空間作為背景,將老房子的磚瓦、牆面肌理與記憶片段轉化為藝術語彙。他的作品不是單純的建築再現,而是一種文化記錄:水滯留在低窪之地,如同歷史的痕跡沉澱於建築之中。觀眾在展場中能看見土地龜裂的象徵性意象,也能感受到時間如何在建築的縫隙裡流動。

土地、建築與文化用藝術詮釋!清水眷村化身土地記憶劇場!

展覽的文化意義

這場關於「記憶保存」的行動,策展者希望透過作品,讓觀者得以重新審視與土地的關係,並思考在快速都市化的時代裡,該如何讓空間成為延續地方文化的容器。這不僅是對土地的回望,更是對未來的一種呼喚。

土地、建築與文化用藝術詮釋!清水眷村化身土地記憶劇場!

【圡垚座】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9月16日
展覽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西8號房舍

※文章僅提供活動相關資訊,並非活動聯繫窗口

延伸閱讀//台中海洋館正式亮相!室內人工濕地、企鵝區、水母展一次看
延伸閱讀//浮現祭 × 清水眷村!音樂與歷史交織 限時特展快朝聖!

圖片來源:IG@dust._journey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sharelife.tw

◎加入台灣旅行趣ShareLife官方LINE生活圈享優惠:https://bit.ly/2JXDPGv


土地、建築與文化用藝術詮釋!清水眷村化身土地記憶劇場!


原文在此│更多資訊請至「台灣旅行趣 taiwan.sharelife.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旅遊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