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月特別企劃-高歌歡慶 慶典音樂推薦

光輝的十月,金風颯颯,正是用音樂來歡慶的好日子,回顧古典音樂歷史上作曲家的作品,有些是專為節慶量身打造,有些則是寫作完成後,才被拿來當作慶典用樂,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這些作品的音樂特性,必定包涵著某種程度的節慶特質,就讓我們回歸作曲家創作的本質,一起來了解這些曲子是在什麼情況下長出了專屬於它們的節慶特質。


一曲定江山 - 雷史畢基 / 鋒芒盡現後的餘威 《羅馬節慶》
1879年雷史畢基(Ottorino Respighi)出生於義大利。父親也是音樂家,因此自小便接受良好的音樂教育。12歲進入當地的音樂學院就讀,跟隨薩提(Sarti)學習小提琴和中提琴,並從陶基(Torchi)學習作曲。畢業後謀得俄國聖彼得堡皇家歌劇院中提琴手的職務,成為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的學生,學成後前往柏林,追隨布魯赫(Max Bruch)進修作曲法。此時由他改編巴赫(J.S Bach)及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的作品,得到相當高的評價,進而開啟了其研究古代音樂的興趣。
回義大利之後的雷史畢基就任羅馬一音樂院的作曲教授,結識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因托氏委託創作的《羅馬之泉》,一躍成為國際樂壇上的新星。而教師生涯不但培育了許多作曲家,也於十年後升任院長。
雷史畢基的音樂融合三種元素為一爐:其一是研究義大利古老音樂,使樂風洋溢著古代風格;其二學自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的管弦樂法;其三吸取德布西(Claude Debussy)的印象派手法,使音樂富有色彩。聆聽其作彷彿欣賞一幅圖畫。由於其傾向折衷主義,廣泛吸取各樂派間的優點,雖尚少一絲獨特的個人氣息,但仍為二十世紀初義大利重要的作曲家。著名的作品有《魯特琴古風舞曲與詠唱》及羅馬三部曲。
交響詩羅馬三部曲是雷史畢基最廣為人知且最重要的作品,共由三個作品組成,分別為寫於1917年的《羅馬之泉》、1924年的《羅馬之松》及1929年的《羅馬節慶》。這三部曲作為聖西西里亞國家音樂院管弦樂團演出之用,後來前兩部由該團舉行世界首演,第三部《羅馬節慶》則由紐約愛樂作世界首演。
三部曲中最為出名的是出鞘即展閃耀鋒芒的《羅馬之泉》,作曲概念受德布西影響,刻畫羅馬四座噴泉從黎明到傍晚的光影交錯,大自然與泉水的互動,共由四個部分組成,不間斷地連續演奏讓整首樂曲一氣呵成,聽著這首曲子,就像跟著音樂在一天之中遊歷了羅馬著名的噴泉景光。
繼《羅馬之泉》的成功後,雷史畢基乘勝追擊,推出借松樹抒發懷古幽情的《羅馬之松》。1926年雷史畢基還曾親自指揮費城管弦樂團演奏此曲。當時的節目單上寫道:「在《羅馬之松》裡,我把自然景物作為喚起記憶及幻想的出發點,藉由這些長年屹立在羅馬且頗具特色的松樹作為媒介。他們不僅是巨大樹木,更是羅馬生活中重要事件的證人。」因此,曲中頻繁使用葛麗果聖歌等多種古時的教會調式,作為對古代鄉愁的抒發。此曲同樣由四個部分組成,最特別的是第三曲《加尼科勒之松樹》中夜鶯的啼叫聲,雷氏囑咐此處必須預先準備好羅馬地方的鳥叫聲,首演時以錄音帶放出,而樂譜上更標示著唱片號碼,是音樂史上第一次在交響樂團中嘗試播放鳥叫。
終曲《羅馬節慶》講述的是四個代表羅馬從古至今的節日:描寫古羅馬暴君尼祿為警示異教徒,在圓形競技場大開殺戒的場景,也就是名為《尼錄節日》的第一樂段;第二樂段是朝聖者演唱的羅馬讚歌《五十年節》;第三段表現農民豐收及情侶表達愛意的小夜曲《十月節》;最後則是代表狂歡舞蹈的《主顯節》。
雷史畢基的夫人是一個成熟的歌唱家兼作曲家,她曾補寫雷氏未完成的遺作獨幕歌劇《魯克雷基亞》,並於1937年在米蘭斯加拉歌劇院首演。1954年,她回憶起這首曲子時說道:「第一樂段中的強烈戲劇張力到今天都還難有可以與之匹敵的作品,曲中鏗鏘的音響,莫不讓人心生希望。」並轉述雷史畢基在快要完成此曲時與之的對話:「交響樂團演奏時的宏偉氣氛在我腦中盤旋著,我再也無法更動任何一個音符了。」

(全文詳見《MUZIK古典樂刊》第47期)
訂閱方式
1.信用卡訂閱:請填妥訂閱單,直接郵寄或傳真02-25775879
2.郵政劃撥:帳號19995555 謬斯客國際有限公司
3.網路訂閱:PCHOME線上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MUZIK古典樂刊官網
4.零售通路:全國各大書店
5.電子雜誌:遠通KOOBE、摩客資訊、多讀網、MAG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