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女車主一車占兩格還要求道歉 違停事件引發網路熱議

保時捷女車主一車占兩格還要求道歉 違停事件引發網路熱議
廣東某地下停車場,白色保時捷明顯越線停車,占用兩個車位,引發爭議。(圖/翻攝自法治進行時)

[周刊王CTWANT] 大陸廣東一處地下停車場日前發生一起離譜的違停糾紛。一名保時捷女車主將車輛越線停放、占用兩個車位,卻反指旁車車主「耽誤我很長時間」,要求對方道歉。整起事件經監視器畫面曝光後,在網路引發廣泛關注與批評。


保時捷女車主一車占兩格還要求道歉 違停事件引發網路熱議
時捷女車主將車輛橫跨兩格停放,卻反要求旁車車主道歉,態度引發輿論撻伐。(圖/翻攝自法治進行時)

根據「正經說個事兒」8月29日報導,從畫面可見,該名保時捷車主左側車輪明顯壓線,導致相鄰正常停車的東風標致車輛無法順利開門。一般而言,停車困難的責任應由越線者承擔,然而保時捷女車主不僅否認違規,還透過物業施壓要求對方挪車,甚至強硬表示:「你要向我道歉」。

當標致車主指出其越線事實時,保時捷車主以「我是先來的」作為辯解,並使用「你說得我可以采納」等語句,避重就輕,拒絕當場改正錯誤。這種將「官樣語氣」用於公共糾紛的處理方式,也讓不少網友感到憤怒,直指其「傲慢無理」。

這起事件再次引爆社會對「特權心態」的關注。有網友表示:「明明是她違規,卻還敢叫人道歉,這才是真正的不講理。」多數輿論認為,當金錢與權勢被錯誤地視為免責籌碼,公共規則將面臨嚴重侵蝕。

實際上,豪車違停獲得寬容待遇的現象並非個案。過去數據顯示,高價車輛在違規事件中常獲得較低的處罰比率,引發社會對「階層執法差異」的疑慮。若此類事件未能受到嚴正處理,將使一般守規市民對制度的信任感進一步下降。

對此,有專家建議應引入AI監控輔助執法,並將停車違規紀錄納入個人信用評分,同時強化社區管理單位的中立性與執法標準,防止「壓力干預」成為擺脫責任的通行證。這起看似日常的停車糾紛,其實是一面放大鏡,映照出當前社會中部分特權階層對公共規則的輕蔑。真正的公平,從不是「誰先來」或「誰有錢」決定,而是每一位公民是否願意共同遵守公共秩序。


保時捷女車主一車占兩格還要求道歉 違停事件引發網路熱議
從現場畫面可見,兩車距離過窄,主因為保時捷車輛未依規停放。(圖/翻攝自微博, 北京時間 )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大陸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