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存款變「空頭支票」!存單還在手銀行卻說沒紀錄 存款近30年慘無法提領

[周刊王CTWANT] 大陸上海市民顧女士近日抱怨,她持有兩張分別在1997年於某大型銀行開立的三年期住房儲蓄定期存單,金額各為人民幣3,000元(約合新台幣13,200元),共計人民幣6,000元(約新台幣26,400元)。今年6月,她打算提領這筆存款連同利息,卻被告知系統找不到資料,必須等待銀行進一步調查,三個月過去並無下文,引發她質疑銀行系統出現問題。事後銀行證實,由於系統查無資料加上找不到原始存根,才會導致至今無法提領。

根據《現代快報》報導,顧女士指出,當年存款約定三年期滿自動續存,依她估算至今利息約人民幣2,000多元(約新台幣8,800元)。不料到銀行辦理時卻被拒領。她表示,銀行人員稱系統中找不到存單紀錄,要她回去等通知;後來數度致電詢問,得到的回覆都是「仍在查核中」。

直到她向監管單位投訴後,銀行才表示成立跨部門小組處理,包括消保、個金、財會與金科部等人員,並追查原始底單。根據回應,當年銀行系統無法輸入顧女士名字中的「珮」字(王字旁),僅能輸入「佩」字(單人旁)後手動修改並蓋章,疑似因此導致資料未能正確保存

顧女士也反映,自己其他銀行存單也曾遇到字庫問題,但均能成功兌現。她質疑:「同樣情況其他銀行能做,為什麼你們這麼大的銀行做不到?同年其他存單也能領,我卻被卡了三個月。」
法律界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33條,銀行必須保證存款本金與利息支付,不得無故拖延。《最高人民法院存單糾紛司法解釋》也明定,持有真實存單者可直接主張兌付,若銀行無法證明資料造假,即應立即履行支付責任。律師劉雪妮表示:「銀行若無法證明該存單不實,就應見單即付,不能拖延。」
目前,銀行已指派專人前往相關城市調查原始資料,但坦言需進一步分析資料遺失原因,才能走「營業外支出」程序處理(即非正常程序下由銀行主動支付)。此事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多人直指「應先付款,內部再調查」、「儲戶不能為銀行失誤買單」,呼籲金融機構應強化系統備份與客服效率,以保障民眾財產安全。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大陸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