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不能吃辣?妹子吃江西小炒「辣到送醫」 科學報告揭最大飲食冤案

廣東人不能吃辣?妹子吃江西小炒「辣到送醫」 科學報告揭最大飲食冤案
大陸一名來自廣東的女子近日在江西南昌旅遊時,因吃小炒過辣而出現「呼吸性鹼中毒」被送醫急救。(圖/翻攝自微博)

[周刊王CTWANT] 大陸一名來自廣東的女子近日在江西南昌旅遊時,因吃小炒過辣而出現「呼吸性鹼中毒」被送醫急救,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調侃「世界上有兩種辣,一種叫辣,一種叫廣東的辣。」在許多人印象中,廣東人不愛吃辣。然而科學報告顯示事實或許並非如此。

綜合陸媒報導,有網友上傳影片稱,妹妹到南昌一家特色小炒店用餐時,因菜餚過辣導致身體不適。影片中,女子自稱平時能吃辣,但當天因旅途疲憊、水土不服且進食速度太快,用餐後不久出現手麻、顫抖、眼皮跳等症狀,經醫生診斷為「呼吸性鹼中毒」。幸好經緊急送醫吸氧休息後,症狀迅速緩解,隨後已返回飯店休養。

事件引起網友調侃,「世界上有兩種辣,一種叫辣,一種叫廣東的辣。」許多人印象中,廣東人不愛吃辣,甚至在2018年颱風「山竹」期間,當地超市被掃貨一空,唯獨辣椒無人問津,成為經典畫面。然而,事實或許並非如此。

根據2013年發布的《中國城市食辣報告》,在食辣人口比例上,北京以24.4%居首,廣東以19.1%位居第二,超過傳統的「辣省」四川、湖南與江西。尤其粵北韶關地區,其菜系辣度甚至可排全國前三,曾有江西食客吃「南雄鵝王」微辣菜式被辣到落淚,笑稱「廣東辣是真不開玩笑」。

專家指出,辣味在中國各地流行的背後,與城市化及社交文化有關。中山大學學者曹雨在《中國食辣史》中分析,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外食頻率上升,辣味菜肴價格親民、口味刺激,成為都市人建立人際連結的共同味覺符號。

此外,從生理角度看,辣椒中的辣椒素會刺激口腔內的TRPV1蛋白,讓大腦誤以為身體受熱灼燒,進而釋放內啡肽,使人產生愉悅感。這也是「嗜辣者越吃越爽」的科學原因。這起「辣到送醫」事件雖有驚無險,也再次印證中國飲食文化的多樣與變遷。辣,早已不只是地方口味,更是一種跨越地域、聯結情感的味覺語言。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大陸新聞
人氣大陸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