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父》到《愛你在心眼難開》 奧斯卡影后黛安基頓逝世「享壽79歲」

從《教父》到《愛你在心眼難開》 奧斯卡影后黛安基頓逝世「享壽79歲」
奧斯卡影后黛安基頓逝世,享壽79歲。(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美國演藝圈目前傳出一起噩耗,奧斯卡影后黛安基頓(Diane Keaton)近日不幸離世,享壽79歲。曾與她合作的製作人拉斯(Dori Rath)於11日向媒體證實離世消息,但死因未被立即公布;洛杉磯消防局說明,11日上午曾接獲前往其住處的醫療求助並有一人送醫。

根據《CNN》報導,黛安基頓的經典形象跨越半世紀,從《安妮霍爾》(Annie Hall)到《教父》(The Godfather)系列,再到《愛你在心眼難開》(Something’s Gotta Give),不僅以1977年的《安妮霍爾》奪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也在多部作品中再獲提名。

黛安基頓於1946年以黛安霍爾(Diane Hall)之名出生於洛杉磯,成名前先在百老匯音樂劇《髮膚》(Hair)闖蕩;因拒絕全裸而寧可放棄50美元獎金一事,成為早年劇場圈談資。

1972年以《教父》登上大銀幕,飾演關鍵角色凱,與艾爾帕西諾所飾演的麥可・柯里昂在黑幫史詩中相互拉扯。同時期與伍迪艾倫(Woody Allen)合作《傻瓜大鬧科學》(Sleeper)、《呆頭鵝》(Play It Again, Sam),到《安妮霍爾》把她鬆弛幽默與敏銳脆弱推上高峰。

她的服裝語言也寫進流行文化:男裝長褲、背心、軟呢帽的中性搭配,讓觀眾看見一位把自我風格穿成標誌的女明星。之後,她以《尋找顧巴先生》(Looking for Mr. Goodbar)展現陰影與欲望的張力,在與華倫比提合演的《烽火赤焰萬里情》(Reds)再度獲奧斯卡提名;1987年的《Baby Boom》把都會職場女性與臨時為母的現實揉進商業喜劇;1996年聯手貝蒂蜜勒與歌蒂韓演出《大老婆俱樂部》(The First Wives Club),美國票房累積1億8100萬美元,證明中年女性也能扛起賣座。

1990年代後期,她以《親親壞姐妹》(Marvin’s Room)攜手梅莉・史翠普、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再添一次奧斯卡入圍。2003年的《愛你在心眼難開》與傑克尼克遜、基努李維共演,把熟齡愛情拍出剛柔並濟的姿態,為她帶來第四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進入2010年代後,她與珍方達、瑪麗史汀柏根、坎蒂絲柏根在《高年級姐妹會》(Book Club)系列延續銀幕魅力;2023年仍見身影,去年還與凱西貝茨、艾芙莉伍達德合作喜劇《高年級夏令營》(Summer Camp)。

演而優則導,她執導1995年《Unstrung Heroes》,2000年推出《來電傳情》(Hanging Up);製作人身分橫跨30餘年,近作為2023年的《婚姻拉警報》(Maybe I Do),卡司包括李察基爾、蘇珊莎蘭登、艾瑪羅伯茲。IMDb資料顯示,她仍有與布蕾克萊芙莉、李察基爾合作的項目在籌備。

報導中提到,黛安基頓未婚,卻不避談親密與選擇。她曾說,母親是她許多人生決定的啟蒙:「她有四個孩子,而我是老大。我看到她放棄了多少。」她坦承自己不想失去獨立,也自嘲「從來沒有人求過婚」,把玩笑當作盾牌、把誠實當作盔甲。她在五十多歲時領養女兒戴克斯特與兒子杜克;2005年談到為人母的改變,說自己「擔心的方法完全不同了」,育兒首要原則是「偷偷擔心,但別讓孩子知道」。

晚年她對日常懷抱好奇。接受《AARP》訪問時說,69歲看世界更敏銳:「喔我的天,看那棵梧桐樹!我以前怎麼沒注意到?」那種近乎孩童式的讚嘆,和她在《安妮霍爾》鏡頭前的眼睛一樣明亮。她與巴斯特・基頓或麥可・基頓並無親屬關係,卻以自己的姓,把「Keaton」變成電影史的另一種語感。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娛樂新聞
人氣娛樂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