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與自由之間:AZ李孝祖的靈魂告白

【撰文 / 創新聞記者陳光蘊|人物專訪】「我是一個極端的人。」 AZ 李孝祖在訪談一開始就丟下這句話,語氣堅定,帶著一種不容退讓的真實。他的極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叛逆,而是一種生命選擇:要嘛全力以赴,要嘛全然放下。 這樣的姿態,成就了他今日在華語嘻哈場域中最獨特的存在。

▲AZ 舞台演出瞬間,動態感強烈。(圖/AZ 李孝祖提供)
從太巴塱到馬太鞍:不安的靈魂,找不到的歸屬感
「我出身於高雄,是太巴塱的族人,因家庭關係常在馬太鞍部落活動,長大後年齡階層加入馬太鞍部落的年齡階層。」 李孝祖說。這樣的背景,讓他的成長經驗總像被硬生生拉扯在兩個世界之間。小時候,族語在他耳邊是既親近又陌生的聲音;長大後,城市的繁華又讓他覺得格格不入。
「其實我常常覺得沒有歸屬感。」 他回想求學時期,總是在原鄉與都市間來回奔走。那種既不是百分之百的 「原住民」,也不是百分之百 「都市人」 的錯位感,曾讓他一度懷疑自己究竟屬於哪裡。
但這份漂泊,最後卻成了音樂創作的燃料。他開始把族語融進旋律,把部落的故事說進節拍裡,用說唱的方式重建自我認同。 對他來說,音樂不是逃避,而是和自己的靈魂和解。

▲馬太鞍部落場景照(圖取自維基百科)+ AZ 的童年照 。(圖/AZ 李孝祖提供)
嘻哈作為宣言:12 年的堅持與試煉
AZ 的音樂旅程,算起來已經走了 12 年。從一開始在比賽舞台上小試身手,到後來自製單曲、推出專輯,他始終沒有放棄。
「很多人以為音樂是一夜成名,但其實都是熬出來的。」 他笑說自己就是那種 「死撐著不放棄」 的人。這份極端的堅持,讓他在 2024 年以專輯 《美式教育 PAMERICAH》 入圍 第三十五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與「年度專輯獎」。 雖然最終沒有得獎,卻讓更多人看見了他的聲音。
《美式教育》既是對 教育制度的質問,也是他個人生命歷程的縮影。AZ 認為,教育不只是學校的規訓,更是社會如何看待年輕人、看待原住民、看待文化差異的方式。 這張專輯,既是音樂,也是論述。
「我常覺得自己像個哲學家。」 AZ 坦言,他不只想當歌手,更想當一個思考者、教育者。對他來說,饒舌不只是娛樂,而是一種知識的傳遞方式。

▲《美式教育》專輯封面 / 錄音棚工作照。(圖/AZ 李孝祖提供)
社會關懷:從花蓮水災到音樂責任
2024 年底的花蓮水災,讓 AZ 的生命再一次被觸動。他親眼見到部落的家園被沖毀,族人無助地看著土地流失。 那一刻,他意識到:音樂人不只是舞台上的表演者,更是社會責任的承擔者。
「我在想,我能做什麼?」 於是他開始用音樂紀錄現場,用歌聲呼籲外界關注。這不是一種高調的姿態,而是來自內心的必然。對他而言,唱歌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讓族群的聲音被聽見。

▲花蓮水災現場照片(圖擷取自花蓮縣社區大學空拍教師簡嘉信拍攝)+ AZ 演唱照。(圖/AZ 李孝祖提供)
靈魂的自由:在極端中找到平衡
談到音樂,他最常掛在嘴邊的字是 「自由」。那不是隨心所欲的放縱,而是一種靈魂層次的釋放。
「我的音樂,就是靈魂的自由。」 AZ 緩緩地說。對他來說,舞台上的每一段 Flow、每一個詞句,都是自我解放的瞬間。他的嘻哈不是模仿西方,而是揉合部落、都市、教育與哲思的混血產物。
他說自己是一個 「極端的自由人」:要嘛全心投入,要嘛完全抽離。也正因為這樣,他的作品總帶著強烈的張力。聽眾聽的不只是節奏,而是一個靈魂的搏鬥與綻放。

▲AZ黑白人像特寫,眼神深邃 。(圖/AZ 李孝祖提供)
對未來的想像:從個人到族群
當問起未來規劃時,AZ 沒有談太多商業數字,而是談到 「族群」。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原住民年輕人勇敢用音樂說話,不管是用族語還是中文,都能把自己的文化唱進世界舞台。
「我不想只有我一個人站在台上。」 他認真地說。他期待能透過 音樂教育計畫,帶動更多孩子找到自信,讓下一代少一點迷惘,多一點力量。
同時,他也宣布了全新音樂里程碑——2025 年 11 月 1 日,他將在台北花漾展演空間舉辦「有餒」演唱會,晚間 7 點正式開唱,門票已於 KKTIX 開賣。 對 AZ 而言,這不僅是音樂的呈現,更是一場和族群、和聽眾的深度交流。

▲創新聞記者陳光蘊在專訪AZ後開心合影影留念。 (圖/創新聞記者陳光蘊攝2025.09.26)
感性的收尾:用音樂,把孤獨唱成共鳴
訪談的最後,AZ 靜靜地望著窗外。他說,這些年來,自己一直在和孤獨對話。 創作的過程是孤單的,舞台上的光鮮也常伴隨壓力,但只要音樂響起,他就覺得有人能聽懂他的心。
「其實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我也跟你們一樣。」 他說。
或許,這就是 AZ 李孝祖最迷人的地方。 他的音樂不是單向的輸出,而是一種互相療癒的共鳴。當他把部落的故事、都市的矛盾、教育的質疑、社會的痛點,都唱進節拍裡時,我們聽見的,不只是饒舌,而是一顆靈魂如何在極端與自由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 記者:陳 光蘊
- 更多娛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