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憂鬱與陪伴的深層宇宙 丨台灣首部情緒教育奇幻電影《深淵宇宙》

探索憂鬱與陪伴的深層宇宙 丨台灣首部情緒教育奇幻電影《深淵宇宙》
《深淵宇宙》台北首映會圓滿成功,主創團隊與參加貴賓共同大合影。 (圖/台灣活出新人啟發行動協會 提供)

【警政時報 司徒/臺北報導】


即將上映:4月18日,台灣電影《深淵宇宙》以驚豔的視效、深刻的情感共鳴,以及嶄新的情緒教育視角,開創國片全新宇宙觀!


當AI、元宇宙等科技日新月異,改變著世界的同時,與人之間的連結卻日漸疏離。在這個情緒焦慮、孤獨蔓延的時代,台灣電影《深淵宇宙》(Abyssverse)將以全新的奇幻宇宙觀,探討人類情感與精神深處的暗面,並帶領觀眾進入一場充滿愛、恐懼、希望與突破的心靈冒險。



探索憂鬱與陪伴的深層宇宙 丨台灣首部情緒教育奇幻電影《深淵宇宙》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詹椀喬心理師看完電影後對片中以「深淵」分析個案有巨大共鳴。 (圖/台灣活出新人啟發行動協會 提供)

《深淵宇宙》不僅是一部科幻奇幻電影,台灣首部以奇幻宇宙觀打造的情緒教育電影。電影的核心概念圍繞「同理」與「陪伴」,故事中的諮商師林心妍與腦科學家吳天睿合作,透過先進的AI技術與腦內宇宙探索,試圖幫助患有新型抑鬱症NFDD的患者走出昏迷與幽暗情緒。電影將內心的情感世界具象化為「意識宇宙」,每一份情緒的和記憶都能在宇宙中找到對應的片段,這不僅是抽象隱喻,更是每個人內心的真實寫照,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能試圖理解他人、整理自己腦內的抽象情緒。


正如電影所揭示,當我們敢於面對內心出現的裂縫,敢於擁抱這道撕裂舊有宇宙的轉機(覺察),才能突破自我,走向成熟成長。每一個內心的深淵,都是求救訊號,也是自我突破的機會。電影提醒觀眾,只有理解並同理他人,才能真正幫助他們走出情緒困境。


《深淵宇宙》講述男主角意外進入他人內心的奇幻旅程,探索人們內心深藏的情緒與困境。電影特別創造了「NFDD(Novel Fulminant Depression Disease,非典型猛暴性憂鬱症)」這一概念,描繪一種因極端壓抑導致喪失溝通能力的疾病,象徵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內心的孤獨與封閉。這部電影將AI與科幻元素與情感教育相結合,讓觀眾不僅能體驗一場奇幻冒險,也能深入思考自我情緒與人際連結的真諦。



探索憂鬱與陪伴的深層宇宙 丨台灣首部情緒教育奇幻電影《深淵宇宙》
左起-監製鍾文濱、演員蔡子誠、魯文學、女主角陳兪彤、男主角陳柏寰、導演陳恆義、製作人盧耕宇和與會嘉賓進行大合照。 (圖/台灣活出新人啟發行動協會 提供)

不同於一般商業電影,《深淵宇宙》由一群年輕創作者憑藉熱血與信念打造,並在僅百萬台幣的預算內完成,卻力圖打造商業片的爽暢視效及台版好萊塢的奇幻宇宙觀。劇組選擇台灣多處特色景點取景,包括台南沙洲的荒涼奇景、高雄遊樂園、海堤等,營造獨特的沉浸式氛圍。電影更與實踐大學動畫系合作,運用特效技術展現「深淵」與「裂縫」的視覺衝擊,成功塑造出一個異次元的奇幻世界。


電影中的「海盜船」設計,引發觀眾熱烈討論。男主角必須搭乘「海盜船」才能進入他人的內心世界,這一設定源自創作者的親身經歷。導演幽默表示,海盜船讓人天旋地轉,意識模糊時反而更能感受內心深處的真實情緒,這也象徵愛情與人際關係中的不確定性與衝擊。


電影的五首音樂,包括主題曲和配樂,已經在Spotify上架,讓粉絲能提前感受這部電影帶來的情感共鳴。現場觀眾熱烈反應,許多人甚至在首映會後表示希望包場支持電影,顯示出電影強大的情感吸引力。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https://www.tcpttw.com 警政時報)

探索憂鬱與陪伴的深層宇宙 丨台灣首部情緒教育奇幻電影《深淵宇宙》〉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警政時報|全台第一公義的新銳媒體》。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娛樂新聞
人氣娛樂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