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公司匯回大陸收益 金額1864億元創新高
中美關稅大戰開打,企業將大陸收益大舉匯回台灣。金管會今(15)日公布去(2024)年國內上市櫃公司,在中國及其他海外地區的投資與收益統計。其中,赴陸投資的當期收益達4,901億元,飆歷年次高;實際匯回金額1,864億元,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同時,累計匯回占原始投資金額比重達36.59%,同樣攀史上高峰。
儘管投資中國大陸的金額趨於保守,去年國內上市櫃公司原始投資新增1,080億元,仍較前(2023)年大增逾2倍。資料顯示,增資主要因應子公司營運需求、匯率變動及策略性提高持股,尤其以電腦周邊及電子零組件業者投入金額最大。截至去年底,赴陸投資公司共1,211家,占全體上市櫃公司68.46%,累計投資總額達2兆8,436億元。
就大陸投資獲利來看,去年上市公司利益為4,630億元、上櫃公司為271億元,整體較前年成長412億元,主要受惠於電子零組件、半導體與其他電子產業終端需求復甦,帶動獲利上揚。匯回收益方面,截至去年底,上市與上櫃公司分別匯回9,494億元與912億元,合計突破1兆元,集中於其他電子業與電子零組件業。
另一方面,上市櫃公司對大陸以外地區的海外投資動能,亦持續增溫,去年新增原始投資高達1兆1,766億元,年升逾4,000億元,不僅是近年新高,也是近10年增幅之最。截至去年底,海外投資公司有1,328家,占比75.07%,累計投資總額衝上9兆7,959億元。
企業在非陸地區的收益表現也十分亮眼,去年海外投資收益1兆236億元,較前年同期上揚3,512億元,為近10年來第3高。上市公司貢獻9,815億元,主要因航運、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產業運價與市場需求回升;上櫃公司則小幅減少至421億元。
金管會說明,投資增加主要來自併購海外子公司、營運資金需求或參與現金增資,其中半導體業仍為主要投資主力,而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上市櫃公司對大陸投資趨於保守,改採全球布局以分散風險。未來將持續觀察市場發展與企業策略調整,協助業者兼顧獲利與風險控管。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 記者:卡優新聞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