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貸下探2年半低點 9月五大銀行僅505億

新房貸下探2年半低點 9月五大銀行僅505億

國內房市買氣持續下墜,從新房貸銳減即可見端倪。央行最新資料顯示,9月五大銀行(臺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作購屋貸款金額僅505億元,較8月大減逾百億,創下2023年5月以來、近2年半最低水準。儘管房貸利率微幅下滑至2.294%,但交易量急凍的趨勢已難掩市場信心薄弱。

9月房貸金額明顯萎縮,主因是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同步減少。六都9月移轉棟數僅16,075棟,月減3.53%、年減高達29.5%,累計前9月也年降近28%。又以新北市年減38%最劇,其次為高雄與台南,皆超過3成。交易量降溫的背後,反映購屋族觀望心理加深、投資性需求退場,自住買盤難以支撐市場規模。

房市成交明顯縮水,而房貸利率並未同步上升。央行指出,9月新承作房貸利率降至2.294%,主要是新青安房貸占比持續擴大。統計顯示,9月五大銀行新承作的新青安房貸金額為222億元,占整體新房貸比重40.96%,寫下歷史新高。在新青安貸款利率普遍低於一般購屋貸款下,使得整體房貸利率平均值出現下滑。

而市場價格則出現鬆動跡象。根據信義房屋統計,大台北9月房價月增0.77%,但年減1.67%;永慶房產集團數據顯示,全台第3季房價季減2.75%、年減6.84%。業界人士認為,房價走勢已由漲轉穩,部分區域出現議價空間擴大、屋主讓價意願升高的現象。

央行指出,近年推動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並非打房、而是防範金融風險過度集中、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實際上已發揮效果,針對高價住宅、多戶貸款及特定地區的成數限制,使整體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自去(2024)年高點37.6%降至今(2025)年8月底的36.7%。

整體觀察房市,已從先前的熱絡轉入盤整期。央行分析,今年以來房市交易量持續萎縮,除農曆春節因基期效應短暫回升外,其餘月份多呈現下滑走勢。隨市場對房價上漲預期減弱,加上信貸條件趨嚴、資金成本仍高,短期內購屋動能難有明顯回升。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