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屋買房坪數愈來愈小 豪宅面積也大幅縮水

購屋買房坪數愈來愈小 豪宅面積也大幅縮水

房貸緊縮、房價高漲,購屋主流朝向「小宅化」發展。永慶房屋統計七大都會區近5年的住宅交易資料,顯示1~2房產品的交易占比全面提升,中南部的情況甚至比北部明顯。住商不動產則發現,台北市豪宅交易平均總價下跌1成,平均成交坪數也少了10.5坪,顯見連「豪宅」都逃不過「迷你化」的趨勢。

永慶房屋統計七大都會區近5年的實價登錄資料,雖然市場上仍以3房為主力,但從交易變化可以看出1房、2房的比例明顯提高,3房產品則出現下降趨勢,4房以上更是「全面縮減」。北部都會區因地狹人稠,「小宅」的銷售比重原本就高,但中南部也呈現同樣情況,像是台中市1房、2房交易量從2019年的12.8%、14.2%提升至16.6%、17.9%,台南市也從9%、11.7%增至12%、15.3%。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小房數物件買賣占比上揚,主要原因除了房價高漲、房貸緊縮外,少子化、單身、小家庭比例增加,讓購屋族群結構明顯轉變等,都是小宅需求攀升的原因。此外,在政府政策支持下,首購、自住族群成為目前市場主力,進一步推升2房以下住宅買氣增溫。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豪宅」部分,住商不動產統計歷年總價超過7,000萬元的台北市豪宅交易,今(2025)年截至10月僅達成162件,年墜50.8%,平均總價約1.1億元,較去(2024)年修正約10.8%。雖然平均單坪價格年漲0.2%,來到167.4萬元,但平均面積只有80坪,比去年縮水10.5坪,為近5年來最低紀錄。

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由於信用管制與限貸餘波仍在,加上高資產階級對景氣波動敏感,使這股房市寒流席捲台北豪宅市場,造成高總價物件成交量腰斬,加上一線建商為維繫品牌價值,須兼顧營建成本,對產品價格難以退讓,只好順應市場趨勢,調整部分建物的銷售坪數,期望「以空間換取總價」,爭取更多潛在買方的青睞。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