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商承壓 盼中美盡快談判關稅
美國對中國祭出高關稅之下,據報導,目前各類中國產品的美國進口商並不希望把新增成本轉嫁到下游客戶身上,而是另尋替代供應商。困境下的中國出口商期盼兩國盡快談判解決關稅爭端。
微信公眾號「財經雜誌」11日報導,一名中國國資背景的大型外貿公司主管說,目前關稅已經超出了正常可以承受範圍,無論國內出口商,還是美國進口商都承受不住增加的成本。
報導中,無論是做喀什米爾羊毛毛衣外銷、還是木盒批發等不同領域的中國業者,都面臨美國進口公司壓價,但因為實在沒有降價空間,美方公司最後分別選擇尼泊爾和越南的供應商。
報導綜合訪談指出,目前各類中國產品的美國進口商並不希望把新增成本轉嫁到下游客戶身上,即普通美國用戶。前述中國國資外貿公司主管同意此說法並表示,除非中國產品有非常強的競爭力,沒有其他國家產品可替代,那增加的成本才可以向下游客戶傳導,但這樣的產品顯然還不夠多,美國才能以關稅為武器。
多名受訪者指出,綜合關稅為54%的時候,他們還在跟客戶討論各自分擔一些新增成本,共渡難關,但是當稅率飆到104%時,他們反而覺得輕鬆了。「沒什麼可操作的空間了,只能把美國業務全部暫停。」
據報導,有在中國的美資企業高級主管說,支持中國政府對美國反制,「這次不挺起腰桿,以後會更被動」。儘管許多承受業務的中國外貿商支持反制,但更多外貿行業人士期待中美兩國能透過談判盡快解決關稅爭端,因為中美徹底脫鉤斷鏈「只會兩敗俱傷」。
全球宏觀研究機構「坦途宏觀」(GMF Research)8日在微信公眾號中整理關稅的影響,對20個中國外貿業者的問卷調查指出,有一半在觀望或者停產,1/4準備漲價,1/4準備放棄美國市場。
這篇文章說,外貿業者的情緒比較悲觀,只有10%認為是短期影響,其餘中有半數表示嚴重影響企業經營、看不到解決方向,剩下的一半表示有影響但不致命。
中國目前加快推動「外銷轉出口」,商務部的搭建外貿企業拓內銷平台,京東、美團、盒馬、永輝、華潤萬家、聯華等商家規劃綠色通道、專項採購基金等方式,助外貿產品轉內銷,減少美國加徵關稅對出口業者的衝擊。
美國自2日宣布「對等關稅」以來,隨著中國的反制,對中國徵收的關稅一路從34%、84%提高至125%。再加上今年因為致命鴉片類藥物芬太尼(fentanyl)問題,已對中國課徵20%的相關關稅,所以目前關稅累計稅率為145%。
中國11日宣布再對原產地為美國的進口商品加稅,由84%提高到125%,並表示「美方若繼續關稅數字遊戲,中方將不予理會」。
微信公眾號「財經雜誌」11日報導,一名中國國資背景的大型外貿公司主管說,目前關稅已經超出了正常可以承受範圍,無論國內出口商,還是美國進口商都承受不住增加的成本。
報導中,無論是做喀什米爾羊毛毛衣外銷、還是木盒批發等不同領域的中國業者,都面臨美國進口公司壓價,但因為實在沒有降價空間,美方公司最後分別選擇尼泊爾和越南的供應商。
報導綜合訪談指出,目前各類中國產品的美國進口商並不希望把新增成本轉嫁到下游客戶身上,即普通美國用戶。前述中國國資外貿公司主管同意此說法並表示,除非中國產品有非常強的競爭力,沒有其他國家產品可替代,那增加的成本才可以向下游客戶傳導,但這樣的產品顯然還不夠多,美國才能以關稅為武器。
多名受訪者指出,綜合關稅為54%的時候,他們還在跟客戶討論各自分擔一些新增成本,共渡難關,但是當稅率飆到104%時,他們反而覺得輕鬆了。「沒什麼可操作的空間了,只能把美國業務全部暫停。」
據報導,有在中國的美資企業高級主管說,支持中國政府對美國反制,「這次不挺起腰桿,以後會更被動」。儘管許多承受業務的中國外貿商支持反制,但更多外貿行業人士期待中美兩國能透過談判盡快解決關稅爭端,因為中美徹底脫鉤斷鏈「只會兩敗俱傷」。
全球宏觀研究機構「坦途宏觀」(GMF Research)8日在微信公眾號中整理關稅的影響,對20個中國外貿業者的問卷調查指出,有一半在觀望或者停產,1/4準備漲價,1/4準備放棄美國市場。
這篇文章說,外貿業者的情緒比較悲觀,只有10%認為是短期影響,其餘中有半數表示嚴重影響企業經營、看不到解決方向,剩下的一半表示有影響但不致命。
中國目前加快推動「外銷轉出口」,商務部的搭建外貿企業拓內銷平台,京東、美團、盒馬、永輝、華潤萬家、聯華等商家規劃綠色通道、專項採購基金等方式,助外貿產品轉內銷,減少美國加徵關稅對出口業者的衝擊。
美國自2日宣布「對等關稅」以來,隨著中國的反制,對中國徵收的關稅一路從34%、84%提高至125%。再加上今年因為致命鴉片類藥物芬太尼(fentanyl)問題,已對中國課徵20%的相關關稅,所以目前關稅累計稅率為145%。
中國11日宣布再對原產地為美國的進口商品加稅,由84%提高到125%,並表示「美方若繼續關稅數字遊戲,中方將不予理會」。
- 記者: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3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