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報稅季將開跑 多口之家、單身族減稅紅包一次看
5月報稅季將至,680萬名綜所稅申報戶須留意今年報稅變革,基本生活費、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與特別扣除額均調升,其中房租支出改列特別扣除額並擴大扣除上限,幼兒學前扣除額亦放寬,加上稅率級距變動,單身小資族、多口之家均將受惠,退休族退職所得免稅額也一併拉高,彙整減稅紅包一次看。
今年一般免稅額調升至新台幣9萬7000元、70歲以上為14萬5500元;標準扣除額方面,單身者調高至13萬1000元、有配偶者26萬2000元;特別扣除額方面,薪資所得、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均拉高至21萬8000元。
同時,房屋租金支出從原本的列舉扣除,改為特別扣除額,扣除額度由12萬元提高為18萬元,並設有排富條款。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適用年齡從5歲提高為6歲,扣除額度由每名子女12萬元,調整為第1名子女每年15萬元、第2名以上子女每年22萬5000元,並刪除排富條款。
減稅利多齊發今年免繳綜所稅門檻為年薪44.6萬元
進一步計算免繳綜所稅基本門檻,由於今年申報適用的一般免稅額、單身者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加總為44萬6000元,安永執業會計師楊建華表示,單身上班族可自我檢核,年薪低於44萬6000元者,若無其他收入影響,則無須繳稅,但若有退稅,仍須申報。
由此而推,雙薪配偶「頂客族」合計年薪在89萬2000元以下,今年5月可免繳綜所稅。
此外,楊建華指出,報稅時列舉扣除額、標準扣除額只能擇一使用,離鄉背井在外租屋的上班族,過去可能選擇標準扣除額,因此就算有額外的租金支出,也無法列舉扣除,使租金列舉扣除額可能「看得到卻用不到」,但今年5月報稅季起,租金支出改為特別扣除額,租屋族除了可使用標準扣除額,還可另外再減除最高18萬元的租金支出。
也就是說,若符合房租支出特別扣除額適用資格,且把扣除額度用好用滿(換算每月租金1.5萬元以上),在外租屋的單身上班族年薪低於62萬6000元,今年可免繳綜所稅。
基本生活費調升課稅級距放寬 多口之家單身族省稅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保障國家不可對民眾「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課稅,根據財政部公告,2024年每人基本生活費為21萬元,較前一年度增加8000元。
當家戶所有人基本生活費用的合計數,即「申報戶人數乘以21萬元」,高於「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長期照顧、儲蓄投資、房屋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加總金額,計稅時,差額就可自綜合所得總額扣除。
楊建華表示,一般來說,同一申報戶人數越多,越有機會享受到基本生活費節稅優惠。
以育有2名就讀大學子女的雙薪4口之家為例,楊建華說明,若綜合所得總額140萬元(利息所得1萬元),報稅時,除免稅額38.8萬元(9.7萬元×4)、標準扣除額26.2萬元、薪資特別扣除額43.6萬元(21.8萬元×2)、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5萬元(2.5萬元×2)、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1萬元,可再扣除基本生活費差額13萬元。
楊建華表示,以適用稅率5%初估,此家庭可因納保法保障基本生活費不可課稅的制度,省稅6500元。
此外,課稅級距調整方面,今年報稅季適用5%稅率者,綜合所得淨額(綜合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 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為0至59萬元,與前一年度的0至56萬元相比,有所放寬。
同時,今年適用稅率12%者,綜合所得淨額調整為59萬1元至133萬元;稅率20%,綜合所得淨額調整為133萬1元至266萬元;稅率30%,綜合所得淨額調整為266萬1元至498萬元;稅率40%,綜合所得淨額調整為498萬1元以上。
楊建華指出,若不考慮是否有在外租屋,由於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調升,再加上隨之放寬的課稅級距,單身上班族年薪介於44萬6000元至103萬6000元間,可適用最低的5%稅率。
退休族利多 退職所得免稅額調高
楊建華指出,領取退職所得者,選擇在2024年一次領取者(今年申報),免稅額度、半數應計入部分,及全額應計入所得標準也都有變動。
楊建華舉例,去年一次領取總額,在「19萬8000元(2022年為18.8萬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金額以下者,所得額為0。
超過「19萬8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的金額,未達「39萬8000元(2022年為37.7萬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的金額部分,以其半數為所得額。超過「39萬8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的金額部分,全數為所得額。
舉例來說,工作20年的張先生可領受退職金800萬元,其中396萬元免稅(19.8萬元x20年);半數計入所得額部分為200萬元(先796萬元-396萬元、再÷2);全數計入部分為4萬元(800萬元-796萬元)。因此,張先生在2024年領取的800萬元,其中204萬元需被歸類為應稅所得。
此外,若退職所得採取分期領取者,今年申報時,以2024年全年領取總額,減除85萬9000元(原為81萬4000元)後的餘額為所得額。
海外所得者注意 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調升
所謂所得基本稅額(俗稱最低稅負),目的是要讓所得很高,但因享受各項租稅減免,而完全免稅或稅負非常低的人,對國家財政有基本的貢獻。
楊建華表示,根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綜合所得淨額、特定保險給付、海外及港澳來源所得、未上市櫃股票交易所得等項目的合計數,減除免稅額後,乘以20%稅率後,為基本所得應納稅額。
根據財政部公告,2024年度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調高至750萬元,同時,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度也調升至3740萬元,楊建華指出,一般而言,此調整對於高所得者、或有海外所得的民眾,較具減稅效果。
今年一般免稅額調升至新台幣9萬7000元、70歲以上為14萬5500元;標準扣除額方面,單身者調高至13萬1000元、有配偶者26萬2000元;特別扣除額方面,薪資所得、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均拉高至21萬8000元。
同時,房屋租金支出從原本的列舉扣除,改為特別扣除額,扣除額度由12萬元提高為18萬元,並設有排富條款。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適用年齡從5歲提高為6歲,扣除額度由每名子女12萬元,調整為第1名子女每年15萬元、第2名以上子女每年22萬5000元,並刪除排富條款。
減稅利多齊發今年免繳綜所稅門檻為年薪44.6萬元
進一步計算免繳綜所稅基本門檻,由於今年申報適用的一般免稅額、單身者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加總為44萬6000元,安永執業會計師楊建華表示,單身上班族可自我檢核,年薪低於44萬6000元者,若無其他收入影響,則無須繳稅,但若有退稅,仍須申報。
由此而推,雙薪配偶「頂客族」合計年薪在89萬2000元以下,今年5月可免繳綜所稅。
此外,楊建華指出,報稅時列舉扣除額、標準扣除額只能擇一使用,離鄉背井在外租屋的上班族,過去可能選擇標準扣除額,因此就算有額外的租金支出,也無法列舉扣除,使租金列舉扣除額可能「看得到卻用不到」,但今年5月報稅季起,租金支出改為特別扣除額,租屋族除了可使用標準扣除額,還可另外再減除最高18萬元的租金支出。
也就是說,若符合房租支出特別扣除額適用資格,且把扣除額度用好用滿(換算每月租金1.5萬元以上),在外租屋的單身上班族年薪低於62萬6000元,今年可免繳綜所稅。
基本生活費調升課稅級距放寬 多口之家單身族省稅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保障國家不可對民眾「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課稅,根據財政部公告,2024年每人基本生活費為21萬元,較前一年度增加8000元。
當家戶所有人基本生活費用的合計數,即「申報戶人數乘以21萬元」,高於「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長期照顧、儲蓄投資、房屋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加總金額,計稅時,差額就可自綜合所得總額扣除。
楊建華表示,一般來說,同一申報戶人數越多,越有機會享受到基本生活費節稅優惠。
以育有2名就讀大學子女的雙薪4口之家為例,楊建華說明,若綜合所得總額140萬元(利息所得1萬元),報稅時,除免稅額38.8萬元(9.7萬元×4)、標準扣除額26.2萬元、薪資特別扣除額43.6萬元(21.8萬元×2)、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5萬元(2.5萬元×2)、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1萬元,可再扣除基本生活費差額13萬元。
楊建華表示,以適用稅率5%初估,此家庭可因納保法保障基本生活費不可課稅的制度,省稅6500元。
此外,課稅級距調整方面,今年報稅季適用5%稅率者,綜合所得淨額(綜合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 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為0至59萬元,與前一年度的0至56萬元相比,有所放寬。
同時,今年適用稅率12%者,綜合所得淨額調整為59萬1元至133萬元;稅率20%,綜合所得淨額調整為133萬1元至266萬元;稅率30%,綜合所得淨額調整為266萬1元至498萬元;稅率40%,綜合所得淨額調整為498萬1元以上。
楊建華指出,若不考慮是否有在外租屋,由於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調升,再加上隨之放寬的課稅級距,單身上班族年薪介於44萬6000元至103萬6000元間,可適用最低的5%稅率。
退休族利多 退職所得免稅額調高
楊建華指出,領取退職所得者,選擇在2024年一次領取者(今年申報),免稅額度、半數應計入部分,及全額應計入所得標準也都有變動。
楊建華舉例,去年一次領取總額,在「19萬8000元(2022年為18.8萬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金額以下者,所得額為0。
超過「19萬8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的金額,未達「39萬8000元(2022年為37.7萬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的金額部分,以其半數為所得額。超過「39萬8000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的金額部分,全數為所得額。
舉例來說,工作20年的張先生可領受退職金800萬元,其中396萬元免稅(19.8萬元x20年);半數計入所得額部分為200萬元(先796萬元-396萬元、再÷2);全數計入部分為4萬元(800萬元-796萬元)。因此,張先生在2024年領取的800萬元,其中204萬元需被歸類為應稅所得。
此外,若退職所得採取分期領取者,今年申報時,以2024年全年領取總額,減除85萬9000元(原為81萬4000元)後的餘額為所得額。
海外所得者注意 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調升
所謂所得基本稅額(俗稱最低稅負),目的是要讓所得很高,但因享受各項租稅減免,而完全免稅或稅負非常低的人,對國家財政有基本的貢獻。
楊建華表示,根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綜合所得淨額、特定保險給付、海外及港澳來源所得、未上市櫃股票交易所得等項目的合計數,減除免稅額後,乘以20%稅率後,為基本所得應納稅額。
根據財政部公告,2024年度個人最低稅負免稅額調高至750萬元,同時,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度也調升至3740萬元,楊建華指出,一般而言,此調整對於高所得者、或有海外所得的民眾,較具減稅效果。
- 記者: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13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