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新顯學 AI查詢戰情室用說的也行
隨著智慧手機普及,數位化經營已成為餐飲業的新顯學,顧客只需拿起手機掃QR Code,就能輕鬆點餐外,路易奇集團還導入「自然語言AI(人工智慧)查詢戰情室」,協助店長用「說」的就能即時查詢營運關鍵數據,提升決策效率。
位於台北市市民大道美食一級戰區的「路易奇電力公司」,以工業風裝潢與開放式廚房顛覆傳統燒肉店印象。冷藏不冷凍、保證新鮮的肉品現點現切,主打「自己烤只要原價6折」的挑戰價,以減法哲學壓低服務成本,一創立便躍升為台北燒肉名店之一。
「說實話,和牛怎麼烤都是入口即化,誰幫你烤都是那個味道,最最高級的肉不需要技術。」這句自信十足的話來自董事長武俊傑。他曾在國中時加入幫派、被爸媽送出國,高中、大學都是在美國念,長期自己打理三餐引發對料理的熱情,轉向廚藝學校進修,卻發現「怎麼周遭好多同學都是不會拿刀的人」,念到一半決定直接投入職場實戰,在餐廳擔任廚師。
從爆紅到失利學會專注初衷
回台後,武俊傑2013年與同學開設Mastro Cafe,靠「戰斧豬排」爆紅;2016年更代表台灣赴日參加國際廚藝競賽奪得金牌。然而Mastro Cafe卻在快速擴張後走下坡,儘管接受朋友與顧問的建議做出各種改變,最終仍以失敗收場。
2018年,他重新出發,創立路易奇洗衣公司,回到初心「只做自己覺得好吃的東西給客人」,以實在價格換來高CP值口碑。但2021年5月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封城期間,仍受到嚴重衝擊,面臨資金缺口逾新台幣4000多萬元,幸賴築間餐飲集團董事長林楷傑旗下「穎達聚創投」注資,才能挺過難關。
林楷傑也成為武俊傑的經營導師,教他放下「一人全控」的習慣,要相信左右手,帶著同仁一起成長。武俊傑從善如流,找來一群厲害的夥伴,至2025年5月,路易奇集團已拓展至11個品牌、33間分店,甚至插旗香港。無論是壽喜燒、韓式燒肉+豆腐鍋、布丁還是溫體牛火鍋等等,每個特色品牌都來自員工的喜歡及熱情。武俊傑說:「讓他們放手做做看,因為這就是當初我會成功的理由。」
打造即時數位模式 AI成為前線最佳幕僚
不過,這群從廚房升任管理職的店長,多數缺乏數位能力,卻要填報每日營收、來客數、庫存、清潔等冗長報表。「炒菜跟打電腦是背道而馳的兩件事,但公司要做財報、策略,就必須靠數據」武俊傑說。
為了讓餐廳現場的人更能夠專注本業,武俊傑爭取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的「建構零售暨服務業數據共享創新服務計畫」補助,從來客數較多的副品牌燒肉政宗開始導入「自然語言AI查詢戰情室」,透過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協助整合銷售時點情報系統(POS)、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等系統,前場顧客用手機點餐、後端即時統計營收與點餐內容,分析銷售紀錄,精密計算出餐廳所需份量,減少食材損耗,減少廚餘及碳排產生,帶來更有效的庫存管理。
更重要的是,庫存管理變聰明了,避免人工盤點的辛苦及誤漏外,外場人員也能從消費紀錄優化顧客消費體驗,「外場就是服務客人,內場就是做好吃的菜,所有數字化的東西都交由AI來做就好了」。
「這讓店長可以像聊天一樣,用口說或輸入方式問AI:昨天營收多少?明天該進多少貨?AI還會自動生成圖表。」武俊傑說,過去查詢雨天銷售資料,辦公室得找一位助手查天氣與銷售紀錄,現在隨時問AI都有答案,不僅減少了大量收集資料的成本,做決定也更即時、快速,如果有關鍵指標異常,還可以在3秒內收到推播,相關人員就可以馬上介入處理。
他強調,「一家店會不會變得更好?不是我在遠端的辦公室遙控,而是在現場每天面對這些客人的店長,知道怎麼做才會更好。」武俊傑相信,授權現場、給予工具,是讓餐飲現場進化的關鍵。
近年來台灣餐飲業以驚人的速度成長,2023年全體餐飲業營收首次突破兆元大關,成為兆元產業之一。武俊傑希望台灣餐飲品牌能走向國際,但不諱言公司在建置無法馬上看到效益的軟硬體設備時,「花錢的時候是會痛的」,因此對於政府此次輔導傳統餐飲業導入AI,「我覺得很棒」,並呼籲政府能放寬餐飲業人力運用的彈性。
做自己懂的事創業別追市場熱點
每次創業都火紅的武俊傑也建議,年輕人創業不要去看市場需要什麼,而是要去做自己瞭解的事情,「除非你能花比別人多幾十倍的努力,不然你不理解的事情,一定也沒有競爭力」。
位於台北市市民大道美食一級戰區的「路易奇電力公司」,以工業風裝潢與開放式廚房顛覆傳統燒肉店印象。冷藏不冷凍、保證新鮮的肉品現點現切,主打「自己烤只要原價6折」的挑戰價,以減法哲學壓低服務成本,一創立便躍升為台北燒肉名店之一。
「說實話,和牛怎麼烤都是入口即化,誰幫你烤都是那個味道,最最高級的肉不需要技術。」這句自信十足的話來自董事長武俊傑。他曾在國中時加入幫派、被爸媽送出國,高中、大學都是在美國念,長期自己打理三餐引發對料理的熱情,轉向廚藝學校進修,卻發現「怎麼周遭好多同學都是不會拿刀的人」,念到一半決定直接投入職場實戰,在餐廳擔任廚師。
從爆紅到失利學會專注初衷
回台後,武俊傑2013年與同學開設Mastro Cafe,靠「戰斧豬排」爆紅;2016年更代表台灣赴日參加國際廚藝競賽奪得金牌。然而Mastro Cafe卻在快速擴張後走下坡,儘管接受朋友與顧問的建議做出各種改變,最終仍以失敗收場。
2018年,他重新出發,創立路易奇洗衣公司,回到初心「只做自己覺得好吃的東西給客人」,以實在價格換來高CP值口碑。但2021年5月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封城期間,仍受到嚴重衝擊,面臨資金缺口逾新台幣4000多萬元,幸賴築間餐飲集團董事長林楷傑旗下「穎達聚創投」注資,才能挺過難關。
林楷傑也成為武俊傑的經營導師,教他放下「一人全控」的習慣,要相信左右手,帶著同仁一起成長。武俊傑從善如流,找來一群厲害的夥伴,至2025年5月,路易奇集團已拓展至11個品牌、33間分店,甚至插旗香港。無論是壽喜燒、韓式燒肉+豆腐鍋、布丁還是溫體牛火鍋等等,每個特色品牌都來自員工的喜歡及熱情。武俊傑說:「讓他們放手做做看,因為這就是當初我會成功的理由。」
打造即時數位模式 AI成為前線最佳幕僚
不過,這群從廚房升任管理職的店長,多數缺乏數位能力,卻要填報每日營收、來客數、庫存、清潔等冗長報表。「炒菜跟打電腦是背道而馳的兩件事,但公司要做財報、策略,就必須靠數據」武俊傑說。
為了讓餐廳現場的人更能夠專注本業,武俊傑爭取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的「建構零售暨服務業數據共享創新服務計畫」補助,從來客數較多的副品牌燒肉政宗開始導入「自然語言AI查詢戰情室」,透過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協助整合銷售時點情報系統(POS)、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等系統,前場顧客用手機點餐、後端即時統計營收與點餐內容,分析銷售紀錄,精密計算出餐廳所需份量,減少食材損耗,減少廚餘及碳排產生,帶來更有效的庫存管理。
更重要的是,庫存管理變聰明了,避免人工盤點的辛苦及誤漏外,外場人員也能從消費紀錄優化顧客消費體驗,「外場就是服務客人,內場就是做好吃的菜,所有數字化的東西都交由AI來做就好了」。
「這讓店長可以像聊天一樣,用口說或輸入方式問AI:昨天營收多少?明天該進多少貨?AI還會自動生成圖表。」武俊傑說,過去查詢雨天銷售資料,辦公室得找一位助手查天氣與銷售紀錄,現在隨時問AI都有答案,不僅減少了大量收集資料的成本,做決定也更即時、快速,如果有關鍵指標異常,還可以在3秒內收到推播,相關人員就可以馬上介入處理。
他強調,「一家店會不會變得更好?不是我在遠端的辦公室遙控,而是在現場每天面對這些客人的店長,知道怎麼做才會更好。」武俊傑相信,授權現場、給予工具,是讓餐飲現場進化的關鍵。
近年來台灣餐飲業以驚人的速度成長,2023年全體餐飲業營收首次突破兆元大關,成為兆元產業之一。武俊傑希望台灣餐飲品牌能走向國際,但不諱言公司在建置無法馬上看到效益的軟硬體設備時,「花錢的時候是會痛的」,因此對於政府此次輔導傳統餐飲業導入AI,「我覺得很棒」,並呼籲政府能放寬餐飲業人力運用的彈性。
做自己懂的事創業別追市場熱點
每次創業都火紅的武俊傑也建議,年輕人創業不要去看市場需要什麼,而是要去做自己瞭解的事情,「除非你能花比別人多幾十倍的努力,不然你不理解的事情,一定也沒有競爭力」。
- 記者: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23日電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