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洋上半年營收創同期新高 三大策略推進國際化

學名藥廠台灣東洋今年上半年營收創同期新高,稅後純益和每股純益均較去年成長。總經理侯靜蘭表示,三大核心策略不變,包括引進國際新藥、自製國產新藥及外銷困難學名藥,將持續擴大國際市場布局,看好今年營運有望比去年成長。

台灣東洋上半年營收為新台幣29.7億元,年增12%,創同期新高;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獲利為6.76億元,年增24.5%,每股純益(EPS)為2.72元。侯靜蘭在今天線上法人說明會表示,營收成長受惠於原來產品項目持續成長,以及自製治療全身侵入性黴菌的學名藥於美國銷售不斷創新高。

另外,受惠於轉投資東生華去年4月合併經銷商,加上血脂藥目前也進入成長狀態,對集團營收成長有所貢獻;其他包括癌症藥品、重症醫療藥品與醫療保健藥品的業績貢獻。

她說,台灣東洋近年核心策略不變,營運三箭齊發,包括授權引入國際新藥、自製國產新藥、外銷困難學名藥。

其中,授權引入國際新藥方面,藉由授權與代理經銷發掘潛力產品並拓展國際市場;其中代理CSL Seqirus的細胞流感疫苗,今年在公費得標量已提升至79萬劑,公費疫苗加上自費疫苗近年逐步成長,今年流感疫苗營收應有望創新高。今年也與台灣羅氏再度攜手合作口服標靶藥物。

自製國產新藥方面,她表示,希望增加東洋國產自製新藥,其中抗生素新藥Bobimixyn去年底上市,是非常重要臨床需求的藥品,約已進藥至幾十家醫院。

外銷困難學名藥方面,她說,Lipo-AB在美國陸續創新高,現在正努力進入其他區域。

她指出,台灣東洋作為國際化藥廠,工廠查登通過非常重要,目前兩廠包括六堵跟中壢,今年7月通過美國查廠,對台灣東洋產品外銷很重要;肺癌新藥今年第4季有望領證,也是具有指標意義的肺癌標靶藥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